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
中二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課程
單元一 蒲松齡《種梨》工作紙
姓名: 班別: ( ) 日期:
1 試解釋以下帶▲的字。
(1) 出家人不解吝惜。
▲ 解:
(2) 鄉人亦雜立眾中,引領注目,竟忘其業。
▲ 業:
(3) 道士既去,始顧車中。
▲ 既: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
(1) 一車數百顆,老衲止丐其一,於居士亦無大損,何怒為?
(2) 觀者勸置劣者一枚令去,鄉人執不肯。
(3) 其見笑於市人,有以哉。
3 (1) 作者採用甚麼人稱來敍述故事?
作者運用了 來敍述故事。
(2) 作者採用了甚麼人的角度來敍述故事?
作者採用了 的角度來敍述故事。
單元一 蒲松齡《種梨》 工作紙 p1
(3) 假設你是文中那個買梨子送給道士的店員,運用第一人稱,以白話文改寫下文:
道士曰:「一車數百顆,老衲止丐其一,於居士亦無大損,何怒為?」觀者勸置
劣者一枚令去,鄉人執不肯。肆中傭保者,見喋聒不堪,遂出錢市一枚,付道
士。道士拜謝。
聽見 說:「一車的梨子數百個, 只乞討一個
,對於 沒有太大損害, 為甚麼生氣?」
也勸 挑一個壞梨給 ,可是 怎也不肯。
在旁邊看見 囉唆吵鬧得太不像話,就掏錢買了一個梨
給 , 向 道謝。
4 (1) 試摘錄文中運用插敍的部分。
(2) 承上題,插敍的內容有以下哪一種作用?
5 本文以「一市粲然」作結,作者藉此表達甚麼?
作者藉「一市粲然」作結來表達 及
。
單元一 蒲松齡《種梨》 工作紙 p2
6 作者在第4段借異史氏之口諷刺哪些人?這些人有甚麼行為表現?
作者借異史氏之口諷刺那些 的人。
他們 ,但在
卻毫不吝惜;或因身陷刑獄,不惜 。
7 以下段落分析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文章以鄉人叱罵道士和 ① 的舉動,表現出鄉人 ② 的性格。作者再用襯托的手法
,寫店員出錢 ③ ,以店員 ④ 的個性襯托鄉人的自私。此外,作者亦通過鄉人被
道士戲弄的情節,表現道士的 ⑤ 高明和鄉人的 ⑥ 和可笑。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8* 比較閱讀:閱讀以下文章,然後回答問題。
干寶《徐光種瓜》(節錄自《搜神記》)
吳時有徐光者,嘗行術於市里:從人乞瓜,其主勿與,便從索瓣①,杖地②種之;俄
而瓜生,蔓延,生花,成實;乃取食之,因賜觀者。鬻者③反視所出賣,皆亡耗矣。
①瓣:瓜的種子。
②杖地:用拐杖在地上鑽洞。
③鬻者:做買賣的人。【鬻:粵音育】
單元一 蒲松齡《種梨》 工作紙 p3
(1) 試從以下三方面比較本文和《種梨》的相異之處:
故事情節:《種梨》情節較 ,作者加入 買梨、
吃梨、道士向人 、鄉人發現不見了
和 等情節。
諷刺對象:兩篇文章都諷刺了 ,但《種梨》還諷刺了跟
朋友、父子、兄弟也 的素封者。
結構安排:《種梨》除了講述故事之外,還加入 的評論,帶出
;《徐光種瓜》則 。
(2) 蒲松齡在《種梨》中加入個人的褒貶意見,而干寶的《徐光賣瓜》則只講述故事,你
認為哪一篇的處理手法較佳?為甚麼?
*進階題:2D班必需完成。
單元一 蒲松齡《種梨》 工作紙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