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練習電子檔
中一單元八
道理此中尋──借事說理
導讀
活的一課 小思
練習與思考
能力訓練
1 本文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文章,試完成以下題目:
(1) 試分辨文章各段屬於敍事還是說理,完成下表:
段落 敘事/說理 段落 敘事/說理
1 ◻ 敘事 ◻ 說 2 ◻ 敘事 ◻ 說
理 理
3 ◻ 敘事 ◻ 說 4 ◻ 敘事 ◻ 說
理 理
5 ◻ 敘事 ◻ 說
理
(2) 試寫出文章要說明的道理,以及作者運用的借事說理方法。
① 說明的道理:
② 借事說理方法:
2 本文記敍了作者前往觀看學校開放日表演時發生的一段小插曲,試就本文
所述,整理以下資料,完成表格。
時間 一個下午
地點 (1)
人物 (2)
事件 原因 (3) 由於沒有 引路,作者誤闖 。
經過 (4) 一羣等候表演的學生要求老師打開通往前台的小門
,
結果 (5) 學生履行了對老師的承諾:
。
理解分析
3 本文的題目是「活的一課」,它指的是甚麼?
1
©牛津大學出版社
閱讀‧練習電子檔
4 試根據文章第2段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細緻描寫自己的心理變化,試完成以下圖表:
眼前的事情
作者的內心變化
(2) 承上題,作者描述自己的心理變化,對表達主題有甚麼幫助?
5 作者欣賞那所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哪些地方?試完成以下表格:
對象 欣賞的地方
老師
學生
2
©牛津大學出版社
閱讀‧練習電子檔
6 第2段的內容已點明「信任」的主題,為甚麼作者還要寫「我」去觀賞學
生表演的內容呢?這個段落有甚麼作用?試選出正確的答案。
A 幫助解釋「信任」的意思。
B 將事件寫得更完整。
C 從多個角度描寫老師、學生。 A B C D
D 增強說理的說服力。 ⚪ ⚪ ⚪ ⚪
進階思考
7 作者認為老師對學生應持有甚麼態度?根據你的學習經驗,你認為這種
態度合適嗎?為甚麼?
3
©牛津大學出版社
閱讀‧練習電子檔
中一單元八
道理此中尋──借事說理
導讀
活的一課 小思
練習與思考 (30分)
能力訓練
設題目標:掌握先敍事後說理的說理方法。
1 本文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文章,試完成以下題目:
(1) 試分辨文章各段屬於敍事還是說理,完成下表:(5分)【整合】
段落 敘事/說理 段落 敘事/說理
1 敘事 ◻ 說 2 敘事 ◻ 說
理 理
3 敘事 ◻ 說 4 ◻ 敘事 說
理 理
5 ◻ 敘事 說
理
(2) 試寫出文章要說明的道理,以及作者運用的借事說理方法。(2分)
【引申】
① 說明的道理:老師教導學生時應給予信任,讓學生發揮潛能。
② 借事說理方法:先敍事後說理。
設題目標:掌握記敍的要素。
2 本文記敍了作者前往觀看學校開放日表演時發生的一段小插曲,試就本文
所述,整理以下資料,完成表格。(5分)【整合】
時間 一個下午
地點 (1) 淺水灣一所學校的禮堂後台
人物 (2) 作者、學校的老師、學生
事件 原因 (3) 由於沒有 校役 引路,作者誤闖學校禮堂的後
台。
經過 (4) 一羣等候表演的學生要求老師打開通往前台的小門
,老師與學生達成協議,開門後他們要保持安靜。
結果 (5) 學生履行了對老師的承諾:一聲不響 。
理解分析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
3 本文的題目是「活的一課」,它指的是甚麼?(2分)【引申】
作者從參觀學校的經歷中得到啟發:要信任學生能學得更多,做得更好。
學校老師和學生的表現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作者說這是「活的一課」。
(2分)
4
©牛津大學出版社
閱讀‧練習電子檔
設題目標: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及評價寫作手法。
4 試根據文章第2段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細緻描寫自己的心理變化,試完成以下圖表:(5分)【整
合】
眼前的事情
作者的內心變化
(2) 承上題,作者描述自己的心理變化,對表達主題有甚麼幫助?(2分)
【引申】
這些心理描寫帶有作者對自己狹隘的想法的自嘲;而學校老師的教學
方法和學生的表現,令作者深受啟發,使「活的一課」這個主題更加
明顯、突出。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
5 作者欣賞那所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哪些地方?試完成以下表格:(4分)【整
合】
對象 欣賞的地方
老師 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 信守承諾,純真而不失規矩,做事自動自覺。
5
©牛津大學出版社
閱讀‧練習電子檔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
6 第2段的內容已點明「信任」的主題,為甚麼作者還要寫「我」去觀賞學生
表演的內容呢?這個段落有甚麼作用?試選出正確的答案。(2分)【引
申】
A 幫助解釋「信任」的意思。
B 將事件寫得更完整。
C 從多個角度描寫老師、學生。 A B C D
D 增強說理的說服力。 ⚪ ⚪ ⚪ ●
進階思考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
7 作者認為老師對學生應持有甚麼態度?根據你的學習經驗,你認為這種
態度合適嗎?為甚麼?(3分)【評價】
作者認為老師要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發揮潛能。(1分)我認為這種態度
合適,因為這種態度以學生為本,讓他們自由發揮所長,不會受到抑制。
(2分)/我認為這種態度不合適,(1分)因為學生的年齡還小,經驗、
閱歷不多,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指引,他們才可做得更好。(2分)
6
©牛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