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科自學練習
級別:高中
閱讀理解(十)
《指喻》
方孝孺
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他日,左手
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
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為之
痛,若剟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懼而謀諸醫,醫視之,驚曰:「此疾之奇者,
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生。然始發之時,終日可愈;三日,
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可
治也;至於既成,甚將延乎肝膈,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禦其內,其勢不止;
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也。」君從其言,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果至二月而
後瘳,三月而神色始復。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
於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
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蓋眾人之所可知者,眾人之所能治也,其勢雖危,而
未足深畏。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眾人笑而忽之者,此則君子
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壯無疾者乎?愛天下者,有如君之愛身者乎?而可以
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君未嘗敢忽之,特以不早謀於醫,而幾至於甚
病。況乎視之以至疏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幸
其未發,以為無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謂智也與哉?
余賤,不敢謀國,而君慮周行果,非久於布衣者也。傳不雲乎「三折肱而成
良醫」君誠有位於時,則宜以拇病為戒﹗
1.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成白話文。(2 分)
而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
2. 本篇文章題目為《指喻》,其說理手法有何特色﹖試舉例加以說明。(3 分)
3. 本文的說理鋪排層層深入,試辨析作者說理的層次及內容,並完成下表。(4
分)
層次 說明的道理
第一層 首先說明天下事情由至徵發展為大患,故君子要比一般人看得更遠,
看出其中可怕之處。
第二層
第三層
4. 「惟萌於不必憂之地,而寓於不可見之初,眾人笑而忽之者,此則君子之所
深畏也。」此段文字說明了甚麼道理﹖
A. 憂勞興國,多難興邦 A B C D
B. 擇善固執
C. 先天下之憂而憂
D. 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