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8-29
下面相片中是一本泛黃的日記,它屬於一位名叫約翰·拉貝的德國人。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在城裏建立安全區,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性命;他的日記,亦成為日軍滔天惡行之鐵證。
在抗戰時期,和拉貝一樣向中國伸出援手的國際友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良知與勇氣,共同譜寫出超越種族與國籍的人性壯歌。

「我不能背叛他們對我的信任」

約翰·拉貝(John Rabe)1882年出生在德國漢堡,1908年來到中國,後成為德國公司駐華總代表,一直在中國經商、生活。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全面侵華,同年11月淞滬戰役後佔領上海,300公里外的南京岌岌可危,國民政府西遷重慶。

兵兇戰危,冒險留在南京的外國人只有十多人,拉貝是其中之一。他和留下的外國人一樣,希望幫助中國人。拉貝說:「我20多歲就來到這個東方國家,始終受到中國人民的厚待……這是一個道德問題。我不能背叛他們對我的信任。」
料想日軍進攻必定導致生靈塗炭,他們決定設立一個安全區(在現今南京市鼓樓區內),希望藉外國人身份,讓這裏免遭戰火蹂躪,可作為中國百姓的庇護所。
延伸閱讀:抗戰勝利80周年|南京大屠殺 人類歷史最黑暗的一頁
逃入安全區是活下去的希望

為此,國際友人成立了一個委員會,拉貝義無反顧出任主席。當時納粹德國與日本已結成同盟,拉貝知道,身為德國人的他與日軍交涉,會較為有利。
隨着日軍兵臨城下,安全區12月4日開始收容逃難而來的平民。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湧入的平民和傷兵急增,人們都把逃入安全區視作活下去的希望。
只有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區,曾保護了多至25萬中國人,有學校校園收容了上萬難民,拉貝自己的住宅和花園也湧進了600人。
為阻止日軍闖入安全區燒殺淫掠,拉貝還要不斷出面制止,並反覆向日軍抗議。
拉貝揭露日軍暴行遭蓋世太保逮捕

拉貝又用日記記錄日軍惡行。12月14日的日記是:「車子每經一、二百米就會壓過屍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屍首。我檢查過,子彈是從背後射進去的,看來這些人是在逃跑的途中從後面被打死的。」
12月16日的日記是:「城門前面,屍首堆得像小山一樣。到處都在殺人,有些就在國防部前面的軍營裏進行,機槍聲響個不停。」
日軍的殘暴,遠超了拉貝的想像。如果沒有拉貝和國際友人的保護,慘遭毒手的中國人將更多。
1938年2月,拉貝迫於德國壓力離開南京。他回國後仍惦記着中國人,並到處演講揭露日軍暴行,結果遭蓋世太保逮捕。
拉貝日記公開 成南京大屠殺鐵證

拉貝早年為了獲得政府資助在中國修建德國學校,加入了納粹黨。到了納粹投降,他又一度被盟軍投入監獄。1950年,拉貝在貧窮潦倒中病故。
直至1996年,拉貝的日記由他外孫女公開,「南京好人」救助25萬中國難民的事迹重新為人們所知,而日記的內容,正是對日軍罪行的最有力證詞。
白求恩「毫不利己 專門利人」
另外,在抗戰期間還有許多向中國伸出援手的國際友人,當中,加拿大醫生白求恩(Norman Bethune)是最廣為人知的一位。
1938年,加拿大人白求恩率領「加美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陝西延安,為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提供醫療支援。他堅持要到前線為抗日官兵服務,曾連續三天三夜工作,創下115名傷員施手的紀錄。

1939年10月底,白求恩在手術中被刀尖刺破手指,受細菌感染,但仍強忍疼痛繼續做了13台手術。最終他不支倒下,11月12日因敗血症在河北一處農村逝世,終年49歲。
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特意撰寫《紀念白求恩》一文,讚揚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得道者多助,中國抗戰期間尚有很多像拉貝和白求恩這樣的國際友人伸出援手:印度醫生柯隶華(Dwarkanath Kotnis)、美國記者斯諾(Edgar Snow)、美國傳教士馬吉(John Magee)、法國神父饒家駒(Jacquinot de Besange)......他們都不會被忘記。
支援中國抗戰的,亦有飛虎隊等很多外國團隊和組織。
飛虎隊助戰 逾2000隊員犧牲

1937年,美國空軍退役上尉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應邀請來華訓練中國空軍。此後他留在中國,於1941受託招募美國飛行員組成「美國志願航空隊」,協助中國抗敵。
這支隊伍的飛機有一個更為人知的別稱——「飛虎隊」。1942年,隊伍改為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又調入中國飛行和地勤人員,惟飛虎隊的別稱未變。
從1941年10月至1945年8月間,飛虎隊共擊落擊毀日機2,600多架、軍艦數十艘,同時協助「駝峰航線」運輸,期間有近2,600名隊員犧牲,逾400人失蹤。
蘇聯亦在1937至1941年間派遣2,000多名志願飛行員來華,組成蘇聯空軍志願隊助戰,期間他們先後敵落日機539架,211人為中國血灑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