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中國語文科試卷二 寫作能力 樣本分析 (第 3 題)
甲、 題 旨:
富足的物質條件未必有利孩子成長,過多的物質反令孩子耽於逸樂,忽略基本生活需要和 A
技能 。
乙、 分 段大 意 :
段落 大意 簡評
富足的物質條件未必有利孩子成長,更不是孩子成長 以栽種植物比喻培育孩子,帶出
1
的必 要 因素 。 ( 立意 ) 物質 條 件不 宜 過多 的 看法 。
舉後主劉襌於蜀亡後沉醉於酒色生活,以及現今富裕 劉襌一例未有分析富足的物質條
家庭的孩子沉迷電子遊戲等玩意而荒廢學業為例, 件與成長的關係;富裕家庭孩子
2
( 取材 ) 論 證富 足 的物 質 條件 使 孩子 沉 湎逸 樂 ,失 去向 的情況則能清楚說明富足的物質
上求 進 的心 志 。 ( 立 意) 條件 帶 來負 面 影響 。
舉出晉惠帝自小錦衣玉食以致不知民間疾苦,以及現 兩個例子僅說明了富足的物質條
今孩子事事由「工人姐姐」代勞, 結果不懂打雞蛋及 件使孩子對生活實況或技能認識
3
切橙 ,( 取材 ) 論 證富 足 的物 質 條件 使 孩子 忽 略基 本生 不足,但未具體說明對孩子身心
活需 要 和技 能 。 ( 立 意) 發展 及 立身 處 世的 影 響。
以孔子、歐陽修於貧困中成長亦能有所成就為例, 未能具體說明貧困家庭的孩子如
4 ( 取材 ) 反 駁家 庭 富足 有 助孩 子 平步 青 雲 之 說 ,並 帶出 何突破學習機會的不足而成才,
富足 的 物質 條 件只 是 輔助 ,非 不 可或 缺 。 ( 立 意) 析述 簡 略。
重申富足的物質條件不宜過多,唯有教導孩子「方 總結全文,帶出培育孩子成長之
5
法」 , 加以 磨 練, 才 有助 孩子 成 長。 道。
丙、 總 評:
項目 評語
內容 立意清晰,大致能舉例闡述「富足的物質條件實未必有利幼苗(孩子)成長,更不是幼
6分 苗成 長 的必 要 因素 」 ,惟 析述 不 足 , 說 明一 般 。
表達 全文用詞恰當,文句通順。如:「困頓之際」、「破亡之後」;「今日的孩子雖不像
7分 阿斗 面 對國 家 存亡 , 但部 分亦 如 阿斗 一 般樂 不 思蜀 。」 ( 第 2 段 )
舉史 例 、事 例 、語 例 為證 ,大 致 恰當 , 論 說 手 法平 穩 。
結構 結構 完 整, 段 落區 分 明晰 ,起 承 轉合 平 穩, 輕 重詳 略尚 穩 妥, 惟 各論 點 的銜 接一 般 。
6分
標點 字 體 字體 端 正美 觀 ;標 點 運用 準確 。
9分
錯別 字
3分
1
甲、 題 旨:
本文認同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利孩子成長。富足的物質是協助孩子學習的工具,也有助發掘
B
孩子 的 興趣 和 培養 良 好的 習慣 , 但要 正 確地 使 用, 才能 有 利孩 子 成長 。
乙、 分 段大 意 :
段落 大意 簡評
指出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助孩子成長及發掘他們的 點明 立 場。
1
興趣 。( 立意 )
引《勸學》篇中「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承上文有助發掘興趣這論點加以闡
來說明善用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利孩子成長。又舉 述,例子的析述極為粗疏、牽強,
2
廚師高登為例,指出因為高登家中廚具多,有利 未能 說 明廚 具 多 與 廚 藝好 的關 係 。
他學 習 廚藝 , 故能 成 為名 廚。 ( 取 材)
論述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助孩子嘗試新事物,並以 論點一般,析述簡略。愛迪生一例
拉二胡需要試用不同「商品」,愛迪生發明電燈 與孩 子 的成 長 無關 。
3
泡時嘗試了過千種物料,說明如沒有富足的物質
條件 , 便無 法 作出 這 麼多 的嘗 試 。 ( 立意 、 取材)
論富足的物質條件能「提升孩子們的思考與習 論述牽強,王羲之寫字前的準備工
慣」,以王羲之寫書法前必做好準備為例說明。 夫和富足的物質條件並無直接關
4
( 立意 、 取材 ) 係。且未有論說富足的物質條件如
何提 升 孩子 的 思考 。
反駁富足的物質條件令孩子不懂珍惜,造成浪費 駁論牽強。多作嘗試後才選擇,實
5 的說法。指出富足的條件可讓孩子多比較事物的 已造成浪費,也未能解釋何以孩子
優劣 , 作出 正 確的 選 擇, 從而 學 會珍 惜 。 ( 立意) 這樣 做 便會 學 懂珍 惜 。
總結我們需要利用外物使自己成長,但要正確地 結語並非總結前文的論述,而是補
6 使用富足的物質,才能助孩子成長。可惜現今大 充「 正 確 善 用 物質 」 這觀 點。
部分 青 少年 卻 未能 善 用富 足的 物 質 。
丙、 總 評:
項目 評語
內容 雖然提出了三個分論點和一個駁論,可惜論述十分牽強,錯誤也多,且舉例多不適
4分 切, 愛 迪生 、 王羲 之 二例 更 屬 生 硬堆 砌 。整 體 而言 ,僅 能 回應 題 目。
表達 用詞生硬且少變化,文句冗贅,沙石頗多,如「就是因為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富足的
4分 物質(物質)條件陪伴,令他能借助這些廚具,不斷吸收廚藝知識,才使他成長速度異
於常 人 。」 ( 第 2 段) 、 「 當中 如 果想 對 二胡 有 進一 步的 了 解, 就 必須 嘗 試不 同廠 商 、材
質的 商 品, 用 心品 嘗 當中 的分 別 」 ( 第 3 段) 。
結構 分段 尚 可, 惟 段落 間 欠連 繫, 起 承轉 合 較生 硬 ,結 語和 分 論點 不 相干 。
4分
標點 字 體 字體 尚 可辨 認 ;標 點 運用 一般 。
4分
錯別 字 聖( 賢 ) / 豐( 厚) /廚( 具) /( 餐) 廳 / 多( 姿) 多( 采) / 浪( 費) / 迷( 惘)
0分
2
甲、 題 旨:
富足 的 物質 條 件 能 讓 孩子 學習 知 識, 發 掘潛 能 ,接 受良 好 教育 , 培養 完 整的 道德 價 值觀 , C
提升 品 格修 養 ,有 利 孩子 成長 。
乙、 分 段大 意 :
段落 大意 簡評
認同家境富裕的孩子更容易學到知識和人生道理, 立場 清 晰 。
1
發掘 潛 能 , 達 致才 德 兼善 。
指出富有家庭的孩子比貧困家庭的孩子學習到更深 對富足的物質條件如何有助學習的
入及廣泛的知識,(立意)因富有家庭有能力花更多 理解 表 面 偏 頗 ,論 述 簡略 。
2
金錢在孩子的學習上,而貧窮家庭的孩子則因為要
分擔 家 務, 用 於學 習 的時 間 亦 較 少。 ( 取 材)
承接上文,帶出富有家庭的孩子比貧困家庭的孩子 嘗試由孩子的知識面延伸至發掘孩
3
更容 易 發掘 到 自己 的 潛能 。 ( 立 意) 子的 興 趣, 惟 論述 與 上段 類近 。
以普及教育推行前,貧窮家庭的孩子需要輟學幫補 對接受更多教育帶來的優勢分析不
4 家計為例,(取材)指出富有家庭的孩子接受更多教 足,例子亦不貼合現今社會情況,
育, 故 比貧 窮 家庭 的 孩子 有更 多 職業 選 擇 。( 立 意) 欠說 服 力 。
總結富有家庭對孩子學習知識,發掘潛能,接受教 承上 啟 下, 過 渡清 晰 。
5
育等 方 面均 有 好處 , 引入 下文 談 孩子 的 品德 發 展。
以秀茂坪童黨燒屍案為例,(取材)指出貧困家庭的 以秀茂坪童黨燒屍案推論貧困家庭
孩子缺乏管教,容易誤入歧途;富有家庭有能力照 的孩子容易誤入歧途,欠說服力。
6
顧及教導子女,讓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完善品 未具體分析富足的物質條件如何有
格。 ( 立 意) 助培 養 孩子 正 確的 價 值觀 。
7 重申 首 段提 出 的看 法 。 重申 全 文重 點 。
丙、 總 評:
項目 評語
內容 立意清楚,取材尚能配合立意,惟對「富足的物質條件」和「孩子成長」的理解表面
5分 偏頗,闡述簡略。全文主要討論富足的物質條件如何有利孩子的教育及品德,觀點重
複堆 疊 ,內 容 單薄 。
表達 用詞平常,文句尚算通順,略為冗贅,如「他們會有比貧困的家庭更多的財力對孩子
6分 供書 教 學 。 富 有的 家 庭可 以在 孩 子身 上 花費 金 錢於 學習 之 上 , 例 如書 本 」 ( 第 2 段) 。
嘗試 對 比 富 有 家庭 與 貧困 家庭 孩 子的 成 長, 論 說效 果一 般 。
結構 結構 完 整, 引 言、 過 渡段 及總 結 雖然 區 分清 楚 , 但 頗為 重 複生 硬 。
5分
標點 字 體 字體 端 正 ; 標 點運 用 平穩 。
6分
錯別 字 ( 纏) /( 輟) 學 /童( 黨) / 猖( 獗 ) /( 培) 養
2分
3
甲、 題 旨:
豐富的物質條件令孩子只重視奢華的物質,且欠缺抗逆力及同理心,只有家長能指導孩子
D
如何 面 對富 足 的生 活 , 豐 富的 物 質條 件 才能 真 正有 利孩 子 成長 。
乙、 分 段大 意 :
段落 大意 簡評
界定「富足」的含意,帶出富足的物質條件只是揠苗 表明 立 場, 清 楚簡 明 。
1
助長 , 不但 無 助孩 子 成長 ,反 是 害了 他 們 。( 立 意)
指出孩子享有優渥的物質條件會把富足生活習以為 取材切當,焦點集中,以生活例
常, 如 只吃 高 檔的 慢 煮牛 扒、 穿 名牌 服 裝 。( 取 材) 說 子說 明 ,深 刻 有力 。
2
明富足的物質令孩子不知珍惜,建立了錯誤的價值
觀, 不 利成 長 。 ( 立意)
舉「 港 孩」 及 《謫 仙 記》 女主 ⻆ 的表 現 為例 , ( 取 材) 承接上段,再解說富足的物質條
3 說明養尊處優會令孩子失去抗逆力,十分脆弱,稍有 件如何對孩子成長不利,論述清
不遜 便 悶悶 不 樂。 ( 立 意) 晰, 論 據妥 貼 具體 , 具說 服力 。
指出有豐盛物質的孩子往往自覺高人一等,養成囂張 從待人處世方面,說明富足的物
跋扈的性格,既不懂與人相處,甚至缺乏同理心。 質條件對孩子成長帶來的負面影
4
(立意)舉記錄片《璀璨帝國》中的人物以及晉惠帝兩 響, 用 例恰 當 , 深 化 己見 。
例說 明 。 ( 取 材)
反駁「富足的物質生活可以給予孩子自信」的看法, 進一步論述己見,說明只有富足
說明孩子心智未成熟,反而會將自信變為自大,並舉 的物質條件並不足夠,提出要家
官員 的 兒子 犯 事後 的 囂張 態度 說 明。 ( 立 意、 取 材 ) 長輔助才能發揮富足物質條件的
5-6
指出富足的物質條件令孩子免卻許多煩惱,涉獵更多 效用 。
興趣,但要配合家長的循循善誘,使孩子有良好的心
理質 素 ,才 真 正有 利 孩子 茁壯 成 長。 ( 立 意、 取 材 )
總結全文,重申除非輔以家長教導,單純的富足物質 收結 清 晰 。
7
條件 無 助孩 子 成長 。
丙、 總 評:
項目 評語
內容 立意明確,緊扣「富足的物質條件」和「孩子成長」的關係,說明單純的富足物質
9分 條件對孩子成長如何不利,見解較深刻。概念準確,脈絡清晰,用例恰當,能輔以
古今 生 活例 子 ,簡 潔 有力 地表 述 看法 , 內容 豐 富, 具說 服 力。
表達 用詞精確、豐富,文句精煉、流暢,描述清晰。如︰「揠苗助長」、「弄巧反
8分 拙」 、 「養 尊 處優 」 、「 阿諛 奉 承」 、 「囂 張 跋扈 」 等 , 用詞 生 動準 確 。
表達手法純熟靈活,善用修辭 加強論說效果。反問句︰「他們不知他人疾苦,也不
懂 尊 重 別 人 , 怎 能 算 是 有 利 他 們 成 長 ? 他 們 長 大 後 又 要 如 何 與 人 相 處 ? 」 ( 第 4 段)
引用 ︰ 「一 粥 一飯 , 恆念 物力 維 艱」 、 「由 儉 入奢 易, 由 奢入 儉 難」 ( 第 2 段) 等 。
結構 結構完整,段落區分明晰,過渡自然,環環相扣,承接緊密。輕重 詳略得宜,論點
8分 和論 據 安排 井 然有 序 。
標點字體 7 分 字體 尚 算端 正 ,具 個 人風 格; 標 點運 用 準確 。
錯別 字 3 分 特( 賣 ) 場
4
甲、 題 旨:
比較有富足物質條件的孩子在自理能力及價值觀均比不上窮家孩子,並解釋富足的條件雖
E
有助 孩 子成 長 ,若 孩 子不 去學 習 禮及 道 理 , 無 助孩 子成 長 。
乙、 分 段大 意 :
段落 大意 簡評
1 表明 不 同意 富 足的 物 質條 件有 利 孩子 的 成長 。 直接 表 明立 場 ,清 晰 明確 。
從生活層面說明豐富的物質令孩子變得嬌氣, 不明白 論點清楚,概念清晰。善用對
人情世故,甚至不能自理;對比窮孩子早當家,學會 比,論說方向明確,惟未見深
2
照顧自己,更早成長。(取材)並以「鏗鏘集」的訪問 刻。
為例 , 說明 富 足不 一 定有 利成 長 。 ( 立 意)
在心理層面,富足的物質條件令孩子認為金錢和物質 從另一角度論述,論點恰當。善
享受都是理所當然,往往鋪張浪費,並唯我獨尊;相 用對比,論說富足及不足的物質
3
反,窮家的孩子明白金錢得來不易而刻苦上進,(取 條件 下 孩子 的 心態 。
材) 說 明 不富 足 反而 有 利 成長 。 ( 立意 )
指出富足的物質條件於「外在」提供了很多機會,但 補充說明富足的物質條件只是輔
若未能走入「內心」,即若孩子沒有修養,只是空有 助成 長 ,見 解 恰當 。
4
其表,反不利成長,(取材)說明富足的物質條件只是
輔助 , 修養 才 是成 長 的關 鍵。( 立 意)
承接上段,說明成長的特質是精神上的進步,富足的 總括有利孩子成長的條件,論述
5 條件只是輔助。(取材)說明學習能令孩子「改善天 平穩 。
性」 , 充實 自 己, 達 至心 靈上 的 真正 成 長。 ( 立 意)
丙、 總 評:
項目 評語
內容 文章立意明確,能回應寫作要求。全文扣緊「富足的物質條件」與「成長」的關係,
7分 概念清晰,舉例恰當。對比富足與貧乏的物質情況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論證平穩。惟
推論 略 急, 解 說較 簡 略, 闡述 未 圓足 。
表達 文句流暢,通順達意,對比手法運用自然。用詞簡潔,舉熟語自然流暢,如「衣來伸
7分 手,飯來張口」、「窮家的孩子早當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用詞準確,如
以「心安理得」、「不思進取」、「唯我獨尊」、「坐享其成」等刻劃只重富足物質
條件 的 孩子 表 現, 活 靈活 現。
文句 偶 有沙 石 ,但 不 失傳 意效 果 。
結構 段落 區 分 明 晰 ,段 落 扣連 恰當 , 輕重 詳 略穩 妥 。
7分
標點 字 體 字體 端 正 美 觀 ;標 點 運用 平穩 , 略有 瑕 疵。
8分
錯別 字 鏗( 鏘 ) 集 /( 擅) 長 /( 綁) ( 鞋) 帶 /( 讓) 人看 見 /破( 舊) / 大 開眼 ( 界) / 接( 觸)
0分
5
甲、 題 旨:
本文指出物質的誘惑使人墮落,成為「物質的奴隸」。提出簡樸生活才有利孩子成長,認
F
為要 先 摒棄 富 足的 物 質條 件, 回 歸簡 樸 ,孩 子 才會 學懂 感 恩, 心 靈才 會 富足 。
乙、 分 段大 意 :
段落 大意 簡評
1 指出 物 質的 誘 惑使 人 墮落 ,成 為 「物 質 的奴 隸 」。 表達 立 場 , 對 物質 抱 負面 看法 。
指出摒棄富足的物質條件才有利孩子成長,令孩子學 論點清楚,但未見提出理據,欠
2 懂感 恩 ,成 為 心靈 富 足的 人。 ( 立 意) 析述。此段沒有論述富足物質條
件對 孩 子成 長 的影 響 。
指出將物質生活極簡化,才能給予孩子 發揮空間。舉 論點和例子都頗偏頗。此段也未
屯門近郊一間推行「叧類教育」的學校為例, 老師只 有論述富足物質條件對孩子成長
3
用簡樸物質來教學,令孩子有更多空間發揮,學習也 的影 響 。
更加 開 心。 ( 立 意、 取 材 )
重複第二段的觀點,以物質條件貧乏國家的孩子為 觀點與第二段相同,但補充了兩
例,指他們會因你施贈一塊麵包而感恩。又舉加州大 個例子,並略作析述。論述一
學柏克萊分校首位華人校長為例,由於他自小在貧困 般。此段也未有論述富足物質條
4
環境中成長,所以珍惜每一個機會,終憑着毅力克服 件對 孩 子成 長 的影 響 。
重重困難,當上柏克萊分校校長。他並以感恩的心成
立基 金 幫助 貧 困的 孩 子, 回饋 社 會。
提出由富足到簡樸的方法,就是要「斷捨離」 ,並重 不相 干 的論 述 。
5
申要 放 棄物 質 ,才 能 得到 心靈 的 富足 。
引德蘭修女的話,願我們都能學懂感恩,成為心境富 重申 看 法。
6
足的 人 。
丙、 總 評:
項目 評語
內容 全篇文章只在論述簡樸生活有利孩子的成長,使孩子學懂珍惜、感恩,從而成為心靈
3分 富足 的 人。 本 文完 全 沒有 討論 富 足物 質 條件 對 孩子 成長 的 影響 , 未能 回 應題 目。
表達 用詞恰當,文句通順達意。用詞如︰「揮霍」、「摒棄」、「煩囂」、「唾手可
7分 得」、「拮据」;句子如︰「那裏播放着不耗電的鳥鳴」、「想畫畫?你可以用炭枝
在操 場 的地 上 塗鴉 … …他 們會 教 你用 檸 檬汁 混 合梳 打粉 去 污」 。( 第 3 段)
結構 段落區分尚可,惟起承轉合生硬。首段和其餘各段無甚關連;第二段和第四段論點相
4分 同, 卻 安排 了 兩個 分 隔的 過渡 段 落。
標點 字 體 部分 文 字的 筆 劃欠 清 晰, 惟整 體 仍易 於 辨認 ; 標點 運用 平 穩。
6分
錯別 字 展( 覽 ) / 階( 段) /接( 觸) / 緬( 甸) / 乾( 淨) /自( 己) /拮( 据) /( 毅) 然 / 心( 境 )
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