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半年报出炉,我国进出口表现如何?
新华社北京 7 月 13 日电:贸易规模创新高,促稳提质有支撑——透视中国外贸进出口半年报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7 月 13 日,中国外贸半年报公布。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稳中提质,符合预期,同比增长 2.1%,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 20 万亿元。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但中国外贸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外贸发展总体平稳。
新突破: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0.1 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保持增长,规模创历史新高。
吕大良评价称:“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突破。”从增量上看,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加了 4000 多亿元,相当于中国去年一年出口 300 多万辆汽车的总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光普表示,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在克服了主要发达经济体需求明显回落、地缘政治冲突持续、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疫情过后全球零售企业加速去库存,以及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等前期“一次性拉动因素”消退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实现了新的突破,彰显了中国外贸的增长动力和发展韧性。
价格和数量是影响贸易规模的两个主要表观因素。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外贸总值稳中有升,从一季度的 9.76 万亿元增长到二季度的 10.34 万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此外,二季度进出口环比增长 6%,5 月份和 6 月份均环比增长 1.2%。
除了贸易额不断上升,数量的增加也使外贸规模的增长更加扎实。经测算,一季度中国进口和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进入二季度,进口和出口数量同比转为“双增”,当季进口数量增加 5.9%,出口数量增加 2%。
吕大良说:“以贸易量的增加带动贸易规模的增长,表明中国外贸进出口基础坚实,是实实在在的增长。”
新亮点:活力增强、结构优化、动能积聚
“首批从肯尼亚进口的 27 箱野生鳀鱼干已进入生产基地库房,近期还有约 60 吨鱼干正在肯尼亚等待海运发货。”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特元最近非常忙碌,公司生产的休闲食品已远销到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约 30 个国家,今年上半年,公司进出口贸易额稳步提升,同比增长均超 30%。
记者在各地调研发现,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持续显效,外贸企业拓展市场的动力更足,发展的信心也更足,外贸进出口亮点频现。
——外贸活力增强。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到 54 万家,同比增长 6.9%。其中,经营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的民营企业依然是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上半年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 6.8 个百分点,其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 52.7%,拉动整体增长 4.4 个百分点。
——外贸结构优化。从贸易方式看,上半年,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高 1.2 个百分点,达到 65.5%;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继续释放,进出口额达到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
——外贸动能积聚。上半年,中国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规模同比分别增长 5.4%、7%、10.5%、35.6%,均高于同期整体进出口增速;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 8.6%和 26.4%。素有“新三样”之称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 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 1.8 个百分点。
新挑战: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较多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 1.7%,明显低于过去 12 年 2.6%的平均水平;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仍然较高,持续加息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需求;6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处于收缩区间,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 0.8 个百分点,连续 4 个月下降……
杨光普表示,未来一个时期,无论从全球经济总需求的前景看,还是从国际经贸格局调整的进程看,产能转移、订单转移的压力短期难以消除,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依旧较多,中国外贸稳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
吕大良说,贸易放缓是各个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与周边已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中国外贸竞争优势稳中加固。“我们根据 WTO 公布的最新国际数据进行测算,前 4 个月,中国出口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小幅提升,可见我们外贸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越是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今年以来,中国稳外贸政策措施工具箱继续充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强调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商务部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的支持,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率;海关总署推出 16 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外贸发展信心……
吕大良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加上良好的产业体系和完备的生产能力,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同时,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我们有信心、有基础、有条件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