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搜索引擎宁波seo推广外贸老船长 - 运营最好的牛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振在广州报道:近年来,广东制造业订单量持续回暖,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新的增长极。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 2000 亿元。 “我最初接触跨境电商是受自己的外国客户推荐。”广东时尚卖家陈柠告诉南方财经

广东产业带如何借跨境电商打开国际市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振在广州报道:近年来,广东制造业订单量持续回暖,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新的增长极。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 2000 亿元。

“我最初接触跨境电商是受自己的外国客户推荐。”广东时尚卖家陈柠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她在与客户交流时提到“SHEIN(希音)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非常有影响力,新产品和新品牌也更容易销售。”在入驻 SHEIN 后,陈柠的时尚服饰产品每月销售量高达 10 万件,拥有超过 1.5 万名忠实粉丝,2023 年的销售额已达到 3500 万美元。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SHEIN“希有引力”2024 全国产业带赋能计划正在加速推进,仅 6 月就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制造业强省的 13 个城市、20 多个重点产业带举办了近 20 场招商及合作活动,预计 2024 年内还将在全国举办多达 150 场招商与赋能出海活动。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广东 2023 年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 8433 亿元,同比增长 25.2%。政策环境的支持、跨境平台的加码助力以及产业带自身强大的生产制造实力,使“广货”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依托供应链优势和产业集群,广州的成衣、东莞的五金配饰、汕头的内衣睡衣、惠州的女鞋、普宁的衬衣等各具特色的服装及配饰产业带,已成为广东时尚制造业出海的主力军。例如,在广州,仅流花成衣、狮岭箱包、海珠皮带、新塘牛仔、三元里皮具等几个时尚产业集群的规模就接近万亿元。

跨境电商推动广货“出海”掘金

最近,正值海外大学毕业季,陈柠的设计团队开始忙碌地推出适合毕业舞会的当季产品。

“每年海外暑假前都是销售旺季,与度假、派对、毕业相关的场景很多,大家的购物欲望也很强。”陈柠表示,在国外社交平台上,“SHEIN 毕业季”“SHEIN 毕业舞会礼服”等话题近期非常热门,是吸引新用户的好时机。针对不同市场人群的身材特点和喜好,陈柠团队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版型调整和元素设计,这些细节使产品质感迅速提升,消费者甚至留下了上千条好评晒单。

SHEIN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助更多像陈柠这样的卖家拓展业务,SHEIN 将加强与特色产业带的合作,将特色产业带的新品、优品培育为跨境“爆款”,并为不同产业带卖家提供包括快速成交方法论、品类行业趋势分析等在内的系统性培训,同时提供丰富的海外市场营销活动,使卖家产品获得更多的新品流量扶持和时尚红人推荐。

“通过一整套培训、教学、提供工具的措施,即使是零经验的产业带卖家,SHEIN 的一体化招商和培养支持也能使产业带商家的综合能力得到系统提升,从而更好地面向全球市场。”该负责人说道。

对于像陈柠这样的产业带卖家来说,SHEIN 自主品牌和平台调性吸引了大量海外年轻消费群体,在时尚消费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为国内产业带带来了丰厚的订单。

第三方数据平台 ECDB 发布的 2023 年美国时尚电商排名显示,SHEIN 位列榜单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和沃尔玛,排在梅西百货和耐克之前。

陈柠的案例只是广东跨境电商带动产业快速“出海”的一个缩影。广东的时尚产业之所以能够实现进阶,是因为其强大的制造基础,使生产、设计、消费三个环节相互促进,尤其是在跨境电商的助力下,进一步推动了时尚产业制造端快速获取流行趋势,实现按需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赋能产业带数字化与品牌化升级

在与产业带的共同努力下,国内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找到了优质产品和品牌出海的路径。广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其省内的全数 21 个地市以及多个产业带都已入驻 SHEIN 平台。

例如,东莞五金饰品产业带的卖家尹芳菲,她设计生产的项链、耳环、首饰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

过去,尹芳菲的工厂饰品长期供应给国内网红进行短视频带货,销量不稳定是她最头疼的问题。

生意好的时候,她需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现货,一旦流行褪去,就会面临滞销压货的风险。为了跟上销售速度,她不得不增加库存;如果销售不佳,就只能自己承担滞销的风险。这种被动供货的方式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局限性,促使尹芳菲尝试跨境电商。

尹芳菲表示,她们已经通过与 SHEIN 的合作,逐步实现了柔性按需生产,有效规避了传统供货“长鞭效应”带来的库存危机。“以前的生产管理更多是凭记忆、凭经验,或者根据客户的要求来生产;现在我们按照跨境电商的方法论,每款生产 50-100 件,然后根据市场销售反馈提前灵活备货。”

随着跨境电商与产业带合作的日益紧密,柔性生产逐渐成为传统制造数字化升级的方向。尤其是在广东,服装和配饰品类原材料供应充足,生产制造配合紧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少产业带企业开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更高价值的产品,以“小单”测试,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除了高效承接海外订单和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不少产业带卖家也开始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议价能力,摆脱“只卷价格”的循环。

今年,不少广东时尚产业带卖家已经开始尝试品牌化的探索和落地。

广州花都的女包卖家常若然选择通过原创箱包品牌在 SHEIN 平台出海,她设计的女包有极简造型、潮流拼色、草编独家等多种风格,年销售额超过 200 万美元。

常若然表示:“我们在平台上每月会上新 30-40 个不同款式,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能够快速覆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平台也会帮助我们根据市场销售来提取市场和消费者趋势洞察,更精准地掌握需求,这让我们更有动力不断尝试创新。”

更多内容请下载 21 财经 APP

广东产业带如何借跨境电商打开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