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搜索seo推广公司屯昌华球通 - 高效的圈内人士

近年来,中国茶企在出口贸易中遭遇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受其影响的经济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左右。主要的技术贸易壁垒欧盟欧盟是世界上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最严格的地区之一,检测茶叶农残时用干茶固体物,而不是用茶汤,大大

姿势︱茶叶出口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近年来,中国茶企在出口贸易中遭遇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受其影响的经济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左右。

主要的技术贸易壁垒

欧盟

欧盟是世界上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最严格的地区之一,检测茶叶农残时用干茶固体物,而不是用茶汤,大大提高了农残超标的概率。从1999年到2017年,欧盟连续8次扩大茶叶农残检验范围,1999年颁布的茶叶农残标准只有7种,2017年增加到216种。

美国

美国制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种类繁多,国家标准有5万多个,还有4万个以上的行业标准。美国《茶叶进口法》对进口的认证、标识、包装及检验方法有详细规定。美国对中国原产地茶叶要求主要是卫生标准,包括对茶叶中的非茶类夹杂物、微生物、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等进行检测。茶叶农药残留量要经环保部门许可或证明残留量在允许范围内,否则不合法。

俄罗斯

俄罗斯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十分复杂,绝大多数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已经与欧盟标准接轨,对食品质量实施强制认证。俄罗斯针对茶叶有9种农药残留标准,包括一些稳定性农药和2种有机磷农药,同时要求检测茶叶中铜、铅、汞、砷等重金属以及金属磁性物质,限量标准5毫克/千克,并要求对中国茶叶检测黄曲霉毒素和霉菌。

在中国茶叶企业的出口贸易中,欧盟、美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大,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国内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使国内企业茶叶生产成本增加,国际需求减少,国际竞争力减弱。

在现阶段,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包括:产品检疫检验制度、技术法规与标准、质量认证、包装和标签要求等。产品检验检疫制度主要指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这也是国外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至少有19个国家和组织制定了453项以上茶叶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技术法规标准主要是指产品生产规则或指南,截至2017年4月,欧盟拥有的农产品标准达10万多个,美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更多。质量认证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成本,比如欧盟国家要求进入其市场的有机茶必须经相关认证机构现场考核,取得认证证书,这些费用很高。标签要求在某些国家比较苛刻,有的国家以立法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还有不少国家对进口的茶叶尤其是小包装茶、袋泡茶、速溶茶等品种,在标签上更是有着许许多多繁杂的要求。

农药残留使中国茶海外遇冷

在德国慕尼黑火车站的一家茶叶连锁店里,店主Amy用开水涮了涮青花瓷杯子,从一个写着“茶”字的铁罐里把绿茶拿出放入杯子,然后加入开水,再加上两小块方糖。做好后,她笑着端给顾客。可是,Amy出售的中国绿茶并不是“中国制造”。

Amy说,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种植面积位居全球首位,中国茶还能预防疾病。前几年,中国茶叶像其他中国商品一样涌入德国,当时顾客在茶连锁店门口排队,有时茶叶还要空运。但好景不长,位于汉堡的卫生研究所对来自中国的绿茶做了几次取样化验,最近一次的结果是36个样品中,有近八成含有农药残留物,部分茶叶由于含量过高,被正式警告。

虽说很多德国权威专家认为,不能对中国绿茶持全部否认态度,毕竟检验结果只是“部分有问题”,但Amy说:“由于农药问题,顾客的热情一下子减退了,特别是很多顾客更看重绿茶的保健功能。”商家只好从日本、印度进口中国茶的替代品,或聘请德国公司在中国按德国标准种植中国茶叶。

这一境遇,具体地说明了进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产生的阻碍作用,消极影响表现为:

茶叶出口规模明显减少

2015年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标准,当年中国对德国的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就分别比上一年下降29.42%和40%。又如,2010年5月,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在实施后的半年里,中国茶叶对日出口降幅高达43.6%。

茶叶出口成本增加

为了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和环境要求,国内茶叶生产商、贸易商必须要考虑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加入就必然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首先由于质量检测项目增多,需要购买检测设备、增加检测人员;其次通关速度减缓,检验周期拖长,提高了出口成本;还有昂贵的认证费用,以有机茶为例,从初审到获得证书一般需要3个月,认证涉及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因此有机茶的成本比普通茶高很多。

影响茶叶产品形象

由于达不到技术标准,加上媒体的负面宣传,大大打击了德国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消费信心。

茶叶出口如何跨越壁垒?

“品质决定价值”

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提高产品品质是增加出口创汇的必由之路。随着世界各国安全、环保意识增强,有机茶、绿色食品茶、保健茶等产品的消费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所以,应该进一步重视推行现代化无公害清洁生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茶业标准体系。

首先是开展优质、抗病虫茶树新品种的研究和选育,开发对化学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检测技术,在茶叶加工、包装、保鲜和设施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从而提高出口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

其次是加强产品创新,努力研制不同风味和功能的茶叶新产品,进一步优化出口茶类产品结构,扩大名优茶出口。

三是继续强化茶叶标准体系、检验检疫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培养茶叶生产、出口企业绿色环保意识,目前世界各国对进口食品的卫生安全管制都很严格,茶叶出口企业应尽量与国际接轨,加快通过国际国内质量体系认证。

开拓新兴市场

目前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出口贸易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国家,造成主要进口国贸易壁垒增多,摩擦加剧。面对传统市场,应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尽量发掘潜力,注意将茶叶出口贸易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为了规避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应该积极开发新兴市场。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茶叶出口涉及到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许多茶企并不是十分清楚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进口国的政策,因而常常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建立茶叶出口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组建全球化经营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市场调研,开展技术、人才、产品、管理等业务信息服务,建立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体系,及时提供进口国茶叶贸易技术标准及政策变动情况;二是提供现代化的交易平台,实现现货交易与网络、期货、拍卖、信用等交易方式的结合。

文章来源:《中国海关》杂志2017年第9期↓↓↓

下载方式可在本微信号输入dzk查看

姿势︱茶叶出口与技术性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