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贸企业遭遇困境,如何破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本市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实施意见》,旨在确保外贸企业的稳定运营,促进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畅通,提升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加大对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外贸进出口结构的优化,鼓励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并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
该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保障外贸企业的稳定运营、加大对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进外贸进出口结构的优化、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以及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等。在保障外贸企业的稳定运营方面,要稳定外贸企业的供应链,提升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水平,畅通国际贸易货物运输。在加大对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方面,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加强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外贸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环境。在推进外贸进出口结构的优化方面,要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贸易规模,支持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有序扩大大宗商品的贸易规模,提升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能级。在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面,要发挥跨境电商的带动作用,支持国际贸易分拨业务的发展,鼓励绿色贸易的发展。在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方面,要提高出口退税的便利性,稳定外贸领域的就业,便利国际经贸人员的往来,加强涉外经贸法律服务。
此外,该意见还明确指出,要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加大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物流、用工等方面困难问题的力度。推进上海港“同港化”和内陆集装箱枢纽业务模式的创新,扩大“联动接卸”模式对接港口的范围。优化全货机的航班时刻使用,鼓励航空公司将客运时刻改为货运时刻。加快完善中欧班列的配套设施,增加开行班列和线路。支持航运企业设置中小直客专区库存,直接面向中小微企业在线提供专供舱位。鼓励港口单位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压缩空箱调用、码头装卸、集卡短驳等费用。支持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上市。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上海市外贸企业的稳定运营,促进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畅通,提升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加大对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外贸进出口结构的优化,鼓励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并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