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商户如何玩转外贸?辽宁西柳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调查
东北小商户如何玩转外贸?辽宁西柳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调查
How Small Businesses in Northeast China Go Global? Investigation on Xiliu Market Procurement Trade Pilot
经济日报报道 - 辽宁省海城市西柳市场获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东北地区中小微企业外贸出口开辟新通道。这个传统印象中不擅长外贸的地区,正在书写怎样的新故事?
"试点政策就像强心剂,淡季外贸出现井喷!"报关员任宏健展示着厚厚的报关单。西柳商城商户王文凯解释核心优势:个体户可直接报关,小订单可拼箱出口,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通关手续大幅简化。
政策红利释放
劲豹制衣总经理刘强算了一笔账:直销海外每件棉服多赚5元,百万件就是500万元差价。试点前,东北商户需通过南方渠道商转手,现在可直接对接国际客户。
海城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1年6-12月,西柳市场实现:
- 出口1700余票
- 贸易额2.2亿美元
- 覆盖88个国家地区
- 400余种商品
历史与转型
72岁的方允亮见证了西柳从"裤子集市"到国际商贸城的蜕变:
- 1978年:个体商户日赚1元(当时日均工资0.3元)
- 现今规模:6平方公里市场,2.6万商铺,800亿年交易额
疫情下,商户们积极转型:
- 姚兰英等通过广交会拓展外贸
- 王明东夫妇直播带货积累125万粉丝
- 2021年电商交易额达180亿元
挑战与机遇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问题类型 | 具体表现 | 影响程度 |
---|---|---|
物流成本 | 日本航线运费从$100/柜涨至$1700/柜 | 每件服装成本增加8元 |
跨境电商 | 小语种人才缺乏,平台门槛高 | 仅能覆盖英语国家 |
西柳镇政府的应对措施:
- 建设直播基地降低电商门槛
- 与快手/抖音等平台战略合作
- 培育"北派服饰"区域品牌
- 推动47个自主品牌获评"中国成长型品牌"
专家观点:大连海关王喆关长指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有效帮助中小微企业融入国际循环,是疫情下外贸创新的重要突破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