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为何按下创新“加速键”?
“数字金融助力,‘白茶’之城展新篇。”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福鼎白茶闻名遐迩,许多人因白茶而认识福鼎。
福鼎是中国白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白茶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年产值逾百亿元。福鼎全市 60 万人口中,约三分之二从事与白茶相关的工作,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茶城”。
“茶城”中活跃着茶农、茶青经纪人、品牌茶企,他们的故事诠释着个体、企业如何凭借白茶改变命运、创造财富传奇。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福鼎不仅是茶城,还是数字化小城。
例如,福鼎累计有超 4 万小微经营者和农户使用网商银行提供的数字贷款,是福建省内小微数字金融最活跃的县域。
30 年前,福鼎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宁德也是全国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为了生计,福鼎人纷纷外出经商、打工。
从国家级贫困县到中国“茶城”,再到数字金融排头兵,创新的基因为福鼎发展按下“加速键”。
数字金融排头兵的初心:解决资金从何而来
福鼎白茶历史悠久,曾作为高端茶叶出口欧美,深受皇室喜爱。然而,与海外市场的热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在国内,人们对白茶了解甚少,甚至一些福鼎当地人都不知道家门口就有致富的宝贝。
为推动白茶产业发展,当地推出一系列政策。2009 年,福鼎成为中国茶叶十强县,福鼎白茶开始频繁在市场上亮相。随着白茶在中国茶界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福鼎白茶创业大潮,希望通过白茶改变生活和命运。
但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钱从哪里来?
白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资金难题:
人工成本波动大,采茶旺季人工成本飙升,资金周转压力大;
建仓库储存白茶需要大额前期投入,因为福鼎白茶存放时间越久越好,价格也越高;
季节性资金需求大。
在白茶产业流通端,茶青经纪人需要根据当年产量及品质情况采购新茶,与农户通过现款结货结算,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储备。
2013 年起,国务院、农业农村部连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推动新技术、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应用和推广。福鼎主动融入宁德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黄兆明出身茶农世家,经营茶场 7 年,一直被现金流问题困扰。清明前后是采茶旺季,对采茶工人数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招工却一年比一年难。“采茶旺季大家都在抢工人。一个采茶工,算上包吃包住等费用,每天要花 120—130 元。用工成本飙升。”
茶叶仓储成本也很高。茶叶的存储对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有极高的要求,若贮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影响茶叶品质,导致茶叶变质、陈化等。“如果仓储出了问题,茶叶终究存了一堆寂寞”。
黄兆明打算找人合作,自建茶叶仓库。然而自建仓库的前期投入巨大,单装修可能得上千万元。这还不够,建好仓储之后,温湿度控制费用、电费等也是不小的支出,成本太重了。
无论是应对人工成本飙升,还是建仓的资金缺口,都需要迅速解决钱的问题。
黄兆明是个急性子的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别拖拉。”可是往常从镇上的银行申请贷款,申请流程复杂,审批时间长,有时候授信额度都出来了,钱却迟迟没有到账。
2019 年 4 月,福鼎市政府为了解决“黄兆明们”的难处,决定引入互联网银行,与网商银行开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合作,通过数据化风控模式,把农村的交易、物流、支付等信息形成信用资产,让农村用户有了更精准的数字画像以及更高的数字信贷额度。
一部手机就是一个网点,农户借钱不再难,通过手机就能操作,完成借钱,灵活方便。
黄兆明第一次接触网商银行时,发现只需在线上实时申请,很快就收到了贷款。“当时这 2 万元真是一场及时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有了资金的支持,茶叶生意越发顺风顺水,如今的黄兆明已是网商银行的老用户,“现在贷款额度已经提高到了 50 万元”,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希望做大生意。
有了数字金融的支持,越来越多像黄兆明一样的茶农的生意按下“加速键”,福鼎的白茶产业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2021 年,福鼎市茶产业综合总产值 137.26 亿元。如今,全市 60 多万人口中约有 38 万人涉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超过一半来自茶叶。
守正创新,走在各条数字化前沿道路
福鼎数字金融模式的成功离不开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
首先,政府因地制宜,推动核心产业的创新发展。福鼎地处福建和浙江的交界处,山多地少,耕地面积不多,农业基础薄弱。
福鼎市将白茶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广白茶。当地重视白茶产业,市委直接成立了茶产业发展中心、茶产业协会、茶文化研究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白茶在全国发展。福鼎白茶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 2/3。当地围绕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落脚点,推动金融服务助力白茶产业发展。
其次,政府数字化程度高,实现高度数字化管理。
2021 年,福鼎在国内首创上线了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立全市茶园茶企大数据库,设计防伪追溯管理系统。
平台将村、户、人、茶企都纳入数字化管理,沉淀了 2859 家茶企,备案茶青经纪人 4129 个,茶农 77799 户。
通过系统,当地能够对全市茶青采摘、交易及茶叶生产、销售全流程进行监管,每一片茶叶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这种数字化管理,让政府与银行合作解决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难问题上,有了更扎实的基础,使得银行建立专属风控模型时,更具依据。
不仅如此,福鼎白茶产业也在快速数字化。当地推动产业拥抱互联网,探寻“互联网+正宗原产地”的新模式,让消费者在网上就能找到正宗原产地福鼎白茶店铺信息;引导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开展“市长、乡镇长直播带货”“福鼎白茶文化周专场直播”活动。
2021 年,福鼎市名列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第四位。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分析认为,在我国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逐年攀升的大背景下,如果要进一步助农增收,就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让数字化不断从餐桌延伸到土地,数据要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新化肥”。
随着产业的数字化,未来,除了白茶产业,数字信贷服务可以应用于福鼎更多其他产业,例如黄栀子、四季柚以及鲈鱼、大黄鱼、坛紫菜等海洋产品上,并助力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此外,福鼎推出茶旅融合,通过数字化,连接二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将白茶产业打造为旅游发展的“助推器”。
在白茶之城的大地上,关于坚守和创新,财富和梦想的新故事,正在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