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数据较弱,大盘承压调整,下周A股能否企稳反弹?
《每经午评:A股跳水调整,机构看好“中字头”个股》
本周二 A 股跳水调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 1.11%至 3285.10 点。其余主要股指跌幅略大,其中深综指大跌 2.02%,创业板综指跌 2.17%,科创 50 指数跌 1.69%。石油、煤炭、银行等板块走强,6G 概念、通讯设备、芯片等板块表现较弱。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流出 1.88 亿元。相关市场方面,隔夜外盘横盘震荡,香港股市周二收盘跌 0.33%。
海关总署中午公布:以人民币计价,今年前 2 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微降 0.8%至 6.18 万亿元,其中出口微增 0.9%至 3.5 万亿,进口略降 2.9%至 2.68 万亿,贸易顺差大增 16.2%至 0.81 万亿。若按美元计价,前 2 个月进出口总值大幅下降 8.3%至 8957.2 亿美元,其中出口大降 6.8%至 5063 亿美元;进口大降 10.2%至 3894.2 亿美元;顺差增 6.8%至 1168.8 亿美元。
出口额下降提示了外需不振,该情形是去年秋天就已变得比较明显的,现在看暂时还没出现转机,这对 A 股投资者信心应构成些压力。上述外贸数据是上午收盘之后公布的,而 A 股走势变得沉重也正是在下午,暗示该经济指标为大盘带来些压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276657648
之前我也曾提示投资者得密切关注后续经济指标,而且还重点提及了出口指标。我觉得下一个比较重要的经济指标可能是 2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因消费信心提升应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对冲外需不振的几乎惟一路径。
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投资虽然也能对冲外需不振,但因历史积累的原因只能依靠投资来适度托底,不宜过度刺激。由上周末政府工作报告所定下的较温和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决策层经济工作重心正是提振内需,而不是过度依赖投资刺激。
除经济指标给股指带来些压力外,中石油等大涨可能也加剧了许多个股抛售压力。历来散户或稍小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字头尤其是中石油大涨比较“感冒”,在多数情况下市场会产生“跷跷板”效应,即往往“几桶油”大涨,绝大多数小票下跌,这次同样也没出现例外。
其实近期市场“中”字头蓝筹股是轮番表现的,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周二这些“中”字头暂有所休整,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出现大涨。
不少机构这几天发表观点看好“中”字头个股,列出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个:一是这类股票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二是国企改革预期强烈;三是经济正在回升。个人认同这些观点,只是我认为还得加上个“全市场注册制”因素,因这意味着 A 股中各行各业龙头更显得稀缺。
虽然经济指标不利,但周二大盘下跌多少有些情绪性。中石油之类上涨诱发其余多数个股下跌,这由股票价值角度看,其实也没啥合理性。由港股及北向投资者动向来看,显然就没那么悲观了。因此,投资者大可不必因单日杀跌就转而看空后市,操作上仍宜持股观望。
随着时间推移,年报将越来越密集,投资者选股时应尽量挑些业绩透明度高的蓝筹品种,少些“搏”一把业绩的心态。普通投资者如果能时时记牢“自个在信息方面处于劣势”,其实这也是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