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

发布时间:2022-08-16 10:49:34 来源:亿速云 阅读:234 作者:iii 栏目:开发技术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的相关知识,内容详细易懂,操作简单快捷,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相信大家阅读完这篇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文章都会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需求分析

    阻塞队列的主要的需求如下:

    • 队列基础的功能需要有,往队列当中放数据,从队列当中取数据。

    • 所有的队列操作都要是并发安全的。

    • 当队列满了之后再往队列当中放数据的时候,线程需要被挂起,当队列当中的数据被取出,让队列当中有空间的时候线程需要被唤醒。

    • 当队列空了之后再往队列当中取数据的时候,线程需要被挂起,当有线程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的时候被挂起的线程需要被唤醒。

    • 在我们实现的队列当中我们使用数组去存储数据,因此在构造函数当中需要提供数组的初始大小,设置用多大的数组。

    阻塞队列实现原理

    线程阻塞和唤醒

    在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阻塞队列是并发安全的,而且我们还有将线程唤醒和阻塞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保证并发安全,但是我们还需要将线程唤醒和阻塞,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条件变量Condition进行线程的唤醒和阻塞操作,在Condition当中我们将会使用到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函数:

    • signal用于唤醒线程,当一个线程调用Conditionsignal函数的时候就可以唤醒一个被await函数阻塞的线程。

    • await用于阻塞线程,当一个线程调用Conditionawait函数的时候这个线程就会阻塞。

    数组循环使用

    因为队列是一端进一端出,因此队列肯定有头有尾。

    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

    当我们往队列当中加入一些数据之后,队列的情况可能如下:

    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

    在上图的基础之上我们在进行四次出队操作,结果如下:

    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

    在上面的状态下,我们继续加入8个数据,那么布局情况如下:

    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

    我们知道上图在加入数据的时候不仅将数组后半部分的空间使用完了,而且可以继续使用前半部分没有使用过的空间,也就是说在队列内部实现了一个循环使用的过程。

    为了保证数组的循环使用,我们需要用一个变量记录队列头在数组当中的位置,用一个变量记录队列尾部在数组当中的位置,还需要有一个变量记录队列当中有多少个数据。

    代码实现

    成员变量定义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我们自己实现的类当中我们需要有如下的类成员变量:

    // 用于保护临界区的锁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用于唤醒取数据的时候被阻塞的线程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 // 用于唤醒放数据的时候被阻塞的线程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Full; // 用于记录从数组当中取数据的位置 也就是队列头部的位置 private int takeIndex; // 用于记录从数组当中放数据的位置 也就是队列尾部的位置 private int putIndex; // 记录队列当中有多少个数据 private int count; // 用于存放具体数据的数组 private Object[] items;

    构造函数

    我们的构造函数也很简单,最核心的就是传入一个数组大小的参数,并且给上面的变量进行初始化赋值。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MyArrayBlockingQueue(int size) {   this.lock = new ReentrantLock();   this.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this.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 其实可以不用初始化 类会有默认初始化 默认初始化为0   takeIndex = 0;   putIndex = 0;   count = 0;   // 数组的长度肯定不能够小于0   if (size <= 0)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ize can not be less than 1");   items = (E[])new Object[size]; }

    put函数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函数了,在这个函数当中如果队列没有满,则直接将数据放入到数组当中即可,如果数组满了,则需要将线程挂起。

    public void put(E x){   // put 函数可能多个线程调用 但是我们需要保证在给变量赋值的时候只能够有一个线程   // 因为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进行赋值的话 那么可能后一个线程的赋值操作覆盖了前一个线程的赋值操作   // 因此这里需要上锁   lock.lock();     try {     // 如果队列当中的数据个数等于数组的长度的话 说明数组已经满了     // 这个时候需要将线程挂起     while (count == items.length)       notFull.await(); // 将调用 await的线程挂起     // 当数组没有满 或者在挂起之后再次唤醒的话说明数组当中有空间了     // 这个时候需要将数组入队      // 调用入队函数将数据入队     enqueue(x);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 解锁     lock.unlock();   } }   // 将数据入队 private void enqueue(E x) {   this.items[putIndex] = x;   if (++putIndex == items.length)     putIndex = 0;   count++;   notEmpty.signal(); // 唤醒一个被 take 函数阻塞的线程唤醒 }

    offer函数

    offer函数和put函数一样,但是与put函数不同的是,当数组当中数据填满之后offer函数返回false,而不是被阻塞。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 如果数组满了 则直接返回false 而不是被阻塞     if (count == items.length)       return false;     else {       // 如果数组没有满则直接入队 并且返回 true       enqueue(e);       return true;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add函数

    这个函数和上面两个函数作用一样,也是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但当单队列满了之后这个函数会抛出异常。

    public boolean add(E e) {   if (offer(e))     return true;   els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Queue full"); }

    take函数

    这个函数主要是从队列当中取出一个数据,但是当队列为空的时候,这个函数会阻塞调用该函数的线程:

    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这个函数也是不能够并发的 否则可能不同的线程取出的是同一个位置的数据   // 进行加锁操作   lock.lock();   try {     // 当 count 等于0 说明队列为空     // 需要将线程挂起等待     while (count == 0)       notEmpty.await();     // 当被唤醒之后进行出队操作     return dequeue();   }finally {     lock.unlock();   } }   private E  dequeue() {   final Object[] items = this.items;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x = (E) items[takeIndex];   items[takeIndex] = null; // 将对应的位置设置为 null GC就可以回收了   if (++takeIndex == items.length)     takeIndex = 0;   count--; // 队列当中数据少一个了   // 因为出队了一个数据 可以唤醒一个被 put 函数阻塞的线程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被阻塞的线程   // 这个函数就不会起作用 也就说在这个函数调用之后被 put 函数挂起的线程也不会被唤醒   notFull.signal(); // 唤醒一个被 put 函数阻塞的线程   return x; }

    重写toString函数

    因为我们在后面的测试函数当中会打印我们这个类,而打印这个类的时候会调用对象的toString方法得到一个字符串,最后打印这个字符串。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append("[");   // 这里需要上锁 因为我们在打印的时候需要打印所有的数据   // 打印所有的数据就需要对数组进行遍历操作 而在进行遍历   // 操作的时候是不能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 因为打印的是某   // 个时刻的数据   lock.lock();   try {     if (count == 0)       stringBuilder.append("]");     else {       int cur = 0;       // 对数据进行遍历 一共遍历 count 次 因为数组当中一共有 count       // 个数据       while (cur != count) {         // 从 takeIndex 位置开始进行遍历 因为数据是从这个位置开始的         stringBuilder.append(items[(cur + takeIndex) % items.length].toString() + ", ");         cur += 1;       }       // 删除掉最后一次没用的 ", "       stringBuilder.delete(stringBuilder.length() - 2, stringBuilder.length());       stringBuilder.append(']');     }   }finally {     lock.unlock();   }   return stringBuilder.toString(); }

    完整代码

    整个我们自己完成的阻塞队列的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Condi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MyArrayBlockingQueue<E> {     // 用于保护临界区的锁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用于唤醒取数据的时候被阻塞的线程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   // 用于唤醒放数据的时候被阻塞的线程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Full;   // 用于记录从数组当中取数据的位置 也就是队列头部的位置   private int takeIndex;   // 用于记录从数组当中放数据的位置 也就是队列尾部的位置   private int putIndex;   // 记录队列当中有多少个数据   private int count;   // 用于存放具体数据的数组   private Object[] items;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MyArrayBlockingQueue(int size) {     this.lock = new ReentrantLock();     this.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     this.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     // 其实可以不用初始化 类会有默认初始化 默认初始化为0     takeIndex = 0;     putIndex = 0;     count = 0;     if (size <= 0)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ize can not be less than 1");     items = (E[])new Object[size];   }     public void put(E x){     lock.lock();       try {       while (count == items.length)         notFull.await();       enqueue(x);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rivate void enqueue(E x) {     this.items[putIndex] = x;     if (++putIndex == items.length)       putIndex = 0;     count++;     notEmpty.signal();   }     private E  dequeue() {     final Object[] items = this.items;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E x = (E) items[takeIndex];     items[takeIndex] = null;     if (++takeIndex == items.length)       takeIndex = 0;     count--;     notFull.signal();     return x;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if (offer(e))       return true;     els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Queue full");   }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if (count == items.length)         return false;       else {         enqueue(e);         return true;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E poll()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return (count == 0) ? null : dequeu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     try {       while (count == 0)         notEmpty.await();       return dequeue();     }finally {       lock.unlock();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append("[");     lock.lock();     try {       if (count == 0)         stringBuilder.append("]");       else {         int cur = 0;         while (cur != count) {           stringBuilder.append(items[(cur + takeIndex) % items.length].toString()).append(", ");           cur += 1;         }         stringBuilder.delete(stringBuilder.length() - 2, stringBuilder.length());         stringBuilder.append(']');       }     }finally {       lock.unlock();     }     return stringBuilder.toString();   }   }

    现在对上面的代码进行测试:

    我们现在使用阻塞队列模拟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设置阻塞队列的大小为5,生产者线程会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数据为0-9的10个数字,消费者线程一共会消费10次。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MyArrayBlockingQueue<Integer> queue = new MyArrayBlockingQueue<>(5);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 + i);         queue.put(i);       }     }, "生产者");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 + queue.tak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 + queu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消费者");     thread.start();     TimeUnit.SECONDS.sleep(3);     thread1.start();     } }

    上面代码的输出如下所示: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0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1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2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3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4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5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0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6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1, 2, 3, 4, 5]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1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2, 3, 4, 5]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2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3, 4, 5, 6]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7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3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4, 5, 6, 7]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4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5, 6, 7]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5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6, 7]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8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6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7, 8]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7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8]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8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
    生产者 往队列当中加入数据:9
    消费者 从队列当中取出数据:9
    消费者 当前队列当中的数据:[]

    从上面的输出结果我们知道,生产者线程打印5之后被挂起了,因为如果没有被挂起,生产者线程肯定可以一次性输出完成,因为消费者线程阻塞了3秒。但是他没有输出完成说明在打印5之后,因为阻塞队列满了,因而生产者线程被挂起了。然后消费者开始消费,这样阻塞队列当中就有空间了,生产者线程就可以继续生产了。

    关于“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这篇文章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对“怎么利用Java手写阻塞队列”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大家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