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中MongoDB性能调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 硬件优化:使用SSD硬盘提升I/O性能,增加内存和CPU资源。
- 配置优化:
- 调整WiredTiger缓存大小(建议为系统内存的50%-75%)。
- 启用慢查询日志,分析并优化低效查询。
- 索引优化:
- 为高频查询字段创建索引,优先使用复合索引覆盖多条件查询。
- 避免过度索引,定期用
reIndex()维护索引。
- 查询优化:
- 使用投影(
projection)和限制(limit)减少数据传输量。 - 避免全表扫描,优先用覆盖索引查询。
- 分片与副本集:
- 大数据量场景使用分片集群分散负载,合理选择分片键。
- 通过副本集实现高可用和负载均衡。
- 监控与维护:
- 使用
mongostat、mongotop或PMM等工具实时监控性能。 - 定期清理无用索引和数据,优化存储结构。
调整前建议备份数据,优先在测试环境验证优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