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并没有被主流抛弃,事实上,Ubuntu 是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开源操作系统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软件生态。可能有些用户听说 Ubuntu 被弃用,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误解或特定情境下的观察:
-
系统优化与安全配置:
- Ubuntu 默认安装的系统包含许多普通用户不需要的组件,并且未针对性能和安全进行充分优化。这导致一些用户认为 Ubuntu 不够高效和安全。
-
支持周期结束:
- Ubuntu 20.04 LTS已于2025年2月结束其五年的免费支持周期,这意味着该版本将不再免费提供安全更新、漏洞修复或软件包维护。对于仍在使用该版本的用户,升级是保障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
-
国产操作系统的竞争:
- Ubuntu Kylin(优麒麟系统)作为中国定制版的操作系统,在 Ubuntu 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本地化开发,如原创 UKUI 界面、内置天气、农历日历、音乐搜索等。这些特色功能吸引了部分国内用户,使得 Ubuntu 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
用户体验与性能问题:
- 早期,Ubuntu 的图形界面响应速度被认为比 macOS 慢,这影响了部分对系统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的体验。
-
系统升级和兼容性问题:
- 一些用户反映在升级 Ubuntu 版本时遇到兼容性问题,导致系统不稳定或功能受限。例如,从某些长期支持版本(LTS)升级到更新版本时,可能会遇到界面卡顿甚至崩溃的情况。
-
软件包管理:
- Ubuntu 推广使用 Snap 包来管理软件,但部分用户认为这种自动更新的机制影响了应用程序的功能和性能。
-
市场竞争:
- 在开源操作系统市场中,Ubuntu 面临着来自其他发行版(如 Fedora、Debian 等)的竞争。一些用户可能因为追求更新的技术或特定的功能而转向这些发行版。
-
个别案例:
- 有些设备或项目可能由于特定原因(如技术兼容性、成本考虑等)选择了其他操作系统,但这并不能代表 Ubuntu 被整体弃用。
总之,Ubuntu 仍然是一个功能强大且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特别是在企业环境中。它的流行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用户期望的提升以及安全支持周期的结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