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CentOS上的Kubernetes集群性能可从硬件、网络、存储、组件配置及监控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 硬件资源优化
- 使用SSD存储提升磁盘I/O性能,尤其适用于etcd和容器存储。
- 确保节点CPU、内存充足,根据负载调整Pod资源请求与限制。
- 网络性能优化
- 选择高性能网络插件(如Calico、IPVS模式),调整MTU大小(通常1450或9000字节)。
- 优化内核参数,如增大TCP/UDP缓冲区、启用TIME_WAIT复用。
- 使用高速网络设备(10Gbps+网卡),合理配置网络带宽与负载均衡。
- 存储优化
- 采用分布式存储(如Ceph、GlusterFS)或云存储,配置动态PV/PVC。
- 为不同应用选择存储类(如SSD存储类),启用存储QoS。
- Kubernetes组件调优
- 调整kube-apiserver参数(如
max-requests-inflight)以处理更多并发请求。 - 优化kubelet参数(如
--cgroup-driver),合理设置--max-pods。 - 使用节点亲和性/反亲和性策略,均衡Pod分布。
- 系统配置优化
- 关闭防火墙(firewalld)和SELinux以减少资源占用(生产环境需谨慎评估安全风险)。
- 禁用swap,避免内存交换影响性能。
- 配置国内YUM源加速组件下载。
- 监控与运维
- 使用Prometheus+Grafana监控集群性能,设置告警规则。
- 定期清理无用镜像、容器,释放存储空间。
- 保持Kubernetes版本更新,获取性能优化和安全修复。
注:部分优化(如关闭防火墙/SELinux)需根据实际安全需求调整,建议先在测试环境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