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Linux下MongoDB查询速度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
索引优化
- 为高频查询字段创建单字段索引,避免过度索引。
- 多字段查询使用复合索引,注意字段顺序(高选择性字段优先)。
- 利用覆盖索引避免回表查询,减少磁盘I/O。
- 定期用
explain()分析查询计划,删除冗余索引,重建碎片化索引。
-
查询语句优化
- 用投影(
projection)限制返回字段,减少数据传输量。 - 用
limit()限制结果集大小,避免全表扫描。 - 避免
$where、$regex等全表扫描操作符,改用索引友好型查询。
-
硬件与配置优化
- 配备SSD硬盘,提升I/O性能。
- 增加内存,扩大WiredTiger缓存(建议设为物理内存的50%-70%)。
- 调整
mongod.conf参数,如net.maxIncomingConnections控制并发连接数。
-
架构与维护优化
- 大数据集采用分片(Sharding)水平扩展,合理选择分片键避免数据倾斜。
- 使用副本集(Replica Set)提升读取负载能力。
- 定期清理无用数据,监控慢查询日志,优化异常查询。
-
应用程序优化
- 使用连接池减少连接开销,避免频繁创建/关闭连接。
- 尽量在数据库层完成数据聚合,减少应用层处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