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如何理解java中strip()方法的原理

小樊
119
2024-08-29 16:01:32
栏目: 编程语言

strip() 是 Java 11 中引入的一个新方法,它用于删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这个方法在 String 类中定义,返回一个新的字符串,原始字符串不会被改变。

原理:

  1. 该方法首先检查字符串的开头,找到第一个非空白字符的位置(即索引)。
  2. 然后,从字符串的末尾开始,向前找到第一个非空白字符的位置。
  3. 使用 substring() 方法根据找到的起始和结束索引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这个新字符串将不包含原始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
  4. 返回新创建的字符串。

需要注意的是,strip() 方法只会删除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而不会删除字符串中间的空白字符。同时,空白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换行符等。

示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 Hello, World! "; System.out.println("Original: |" + str + "|"); String strippedStr = str.strip(); System.out.println("Stripped: |" + strippedStr + "|"); } } 

输出:

Original: | Hello, World! | Stripped: |Hello, World!| 

可以看到,原始字符串的开头和结尾的空白字符已经被删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