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环境下Informix数据库安全性保障措施
/etc/passwd文件,识别并锁定root以外的超级账户(如adm、lp等默认额外账户),减少系统被提权的风险。/etc/login.defs文件强制实施口令最小长度(如PASS_MIN_LEN=8)、口令历史(remember=5,禁止重复使用最近5次口令)、口令生存期(PASS_MAX_DAYS=90,每90天强制更换)等要求。chattr +i命令给/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etc/gshadow等关键口令文件添加不可更改属性,防止未授权修改。/etc/pam.d/su文件,配置auth required pam_wheel.so规则,仅允许wheel组的用户使用su命令切换为root;通过SSH配置(/etc/ssh/sshd_config)禁用root直接登录(PermitRootLogin no)。dbadmin、read_only),再将角色分配给用户,避免直接授予用户高权限,实现权限的集中管理。firewalld或iptables配置防火墙,仅开放Informix必需的端口(默认1526(SQL)、1527(管理)、9088(Web Console)等),关闭其他不必要的端口,减少外部攻击面。systemctl disable命令关闭CentOS系统中未使用的服务(如telnet、ftp、rpcbind等),降低服务暴露带来的风险。ENCRYPT函数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查询时使用DECRYPT函数解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访问敏感信息。GRANT/REVOKE语句管理用户对数据库对象(表、视图、存储过程等)的访问权限,实现细粒度的权限分配(如授予用户SELECT权限而非ALL权限)。SECURITY LABEL),限制用户只能访问符合其权限级别的数据,提供更高级别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如部门级数据隔离)。rsyslog或systemd-journald)收集Informix相关的日志(如登录日志、操作日志),设置日志轮换(logrotate)防止磁盘空间过满;保护日志文件权限(如640),避免未授权修改或删除。$INFORMIXDIR/aaodir/adtcfg),设置ADTMODE=7(同时写入Informix审计记录和操作系统审计记录),自动审计所有DBSA(数据库管理员)和DBSSO(单点登录)活动;指定审计日志路径(ADTPATH,如/opt/informix/aaodir),定期检查审计日志,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如频繁的失败登录、未授权的数据修改)。yum工具更新CentOS系统和Informix数据库软件包,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修复已知的漏洞(如Informix的CVE漏洞),避免被黑客利用。$INFORMIXDIR/etc/onconfig),设置DUMPSHMEM=0,禁止服务器崩溃时将共享内存段转储到磁盘,避免共享内存中的敏感信息(如用户密码哈希、数据库连接信息)泄露。Enforcing模式,通过SELinux的策略限制Informix进程的权限(如限制其对文件系统的访问范围),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