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中Postman配置代理的步骤
一、通过系统环境变量设置代理(可选但推荐)
若希望Postman及系统其他应用共用代理,可先配置系统代理环境变量:
- 打开终端,编辑shell配置文件(根据系统配置选择
~/.bashrc、~/.bash_profile或~/.zshrc):nano ~/.bashrc
- 在文件末尾添加代理配置(将
your_proxy_server替换为代理地址,port替换为代理端口):export http_proxy=http://your_proxy_server:port export https_proxy=http://your_proxy_server:port
- 保存文件并使配置生效:
source ~/.bashrc
二、在Postman应用内配置代理
无论是否设置系统环境变量,均需在Postman中明确代理配置:
- 打开Postman设置:
启动Postman后,点击右上角齿轮形状的「设置」图标,选择「Settings」(或「Preferences」,取决于版本)。 - 进入代理设置页面:
在左侧导航栏中找到「General」(通用)选项卡,向下滚动至「Proxies」(代理)部分。 - 配置代理参数:
- 勾选「Enable proxy」(启用代理)以开启代理功能;
- 在「HTTP Proxy」字段输入代理服务器地址(如
localhost或代理服务器IP); - 在「Port」字段输入代理服务器端口(如
5858,若未修改默认端口则填写8080等常见端口); - 若代理服务器支持HTTPS,在「SSL Proxy」字段输入相同或对应的HTTPS代理地址(通常与HTTP代理一致);
- 可选:在「Bypass List」(绕过列表)中添加无需通过代理访问的域名/IP(如
localhost,127.0.0.1),用逗号分隔。
- 保存设置:
点击「Save」(保存)按钮,使配置生效。
三、通过Postman Desktop Agent配置代理(可选,适用于复杂场景)
若需更灵活的代理管理(如多设备同步),可使用Postman Desktop Agent:
- 安装Desktop Agent:
访问Postman官方下载页面,获取Linux版本的Desktop Agent并安装(通常为.deb或.rpm包)。 - 启动Desktop Agent:
安装完成后,在系统托盘(GNOME)或菜单栏(KDE)找到Postman图标,点击打开并确认代理服务已启动。 - 配置Postman连接Agent:
在Postman的「Proxy Settings」中,将「Proxy Server」的「Hostname」设置为localhost,「Port」设置为Desktop Agent显示的端口(默认5858),点击「Save」即可。
注意事项
- 若代理服务器需要身份验证,在Postman的「Proxy Settings」中勾选「Proxy authentication」(代理认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 取消代理时,只需在Postman的「Proxy Settings」中将「HTTP Proxy」和「SSL Proxy」字段留空,或取消「Enable proxy」勾选即可。
- 配置完成后,可通过发送测试请求(如访问
https://api.ipify.org?format=json)验证代理是否生效(返回的IP应为代理服务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