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配置文件包含了许多参数,这些参数用于配置Redis服务器的各种行为和特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Redis配置文件参数及其解释:
核心配置项
- bind: 指定Redis服务器绑定的IP地址。默认值为
127.0.0.1,表示只监听本地回环地址。可以设置为 0.0.0.0 以监听所有网络接口。 - port: Redis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连接的端口号。默认值为
6379。 - protected-mode: 是否启用保护模式。默认值为
yes,表示启用保护模式。如果启用且没有设置密码,则只允许本地连接。 - daemonize: 是否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默认值为
no,表示以前台方式运行。 - pidfile: 守护进程的PID文件路径。默认值为
/var/run/redis.pid。 - loglevel: 日志级别,可选值为
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critical 和 alert。默认值为 notice。 - logfile: 指定Redis服务器日志文件路径。默认值为空字符串,表示使用标准输出。
- dir: Redis快照和AOF文件的保存路径。默认值为当前工作目录。
- databases: 指定Redis使用的数据库数量。默认值为
16。 - maxmemory: 设置Redis服务器使用的最大内存限制。
- maxmemory-policy: Redis内存淘汰策略。可选值包括
noeviction、allkeys-lru、volatile-lru、allkeys-random、volatile-random、volatile-ttl 和 volatile-lfu。
持久化配置
- save: 配置自动进行快照持久化的条件。例如:
save 900 1 表示在900秒内,如果发生了至少1次修改操作,则触发快照保存。 - rdbcompression: 是否启用RDB文件压缩。默认值为
yes。 - rdbchecksum: 是否在生成RDB文件时进行校验和检查。默认值为
yes。 - appendonly: 是否开启AOF持久化。默认值为
no。 - appendfilename: 设置AOF持久化文件的名称。默认值为
appendonly.aof。 - appendfsync: AOF文件写入磁盘的同步策略。可选值包括
always、everysec 和 no。默认值为 everysec。
网络相关配置
- tcp-backlog: 内核监听队列的长度。默认值为
511。 - tcp-keepalive: 是否启用TCP keepalive。默认值为
0。 - unixsocket: Unix套接字的路径。如果设置了该参数,Redis将只监听Unix套接字,而不监听TCP端口。
- unixsocketperm: Unix套接字的权限。默认值为
0o755。
安全相关配置
- requirepass: 设置访问Redis服务器时需要提供的密码。默认情况下,Redis是没有密码的。
其他配置项
- cluster-enabled: 是否启用Redis集群模式。默认值为
no。 - cluster-config-file: Redis集群配置文件的路径。默认值为
nodes.conf。 - cluster-node-timeout: Redis集群节点失效的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默认值为
15000。
这些参数只是Redis配置文件中的一部分,具体参数可能会根据Redis的版本和具体需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