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From Scratch (LFS) 存储管理指南
存储管理是Ubuntu From Scratch(以下简称LFS)构建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涵盖分区规划、格式化、挂载、空间优化及权限设置等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及可维护性。
使用lsblk或fdisk -l命令查看系统连接的存储设备(如/dev/sda、/dev/nvme0n1)及分区详情,明确设备名称、大小、类型(主分区/逻辑分区)及挂载状态。
通过fdisk(传统MBR/GPT)或parted(支持GPT)工具创建分区:
sudo fdisk /dev/sdX(sdX为目标磁盘,如sdb);n创建新分区,按提示选择分区类型(主分区/逻辑分区)、分区号、起始/结束扇区;w保存分区表并退出(注意:此操作会清空目标磁盘数据)。使用mkfs命令将分区格式化为所需文件系统(如ext4、XFS):
sudo mkfs.ext4 /dev/sdX1 # 将/dev/sdX1格式化为ext4 警告:格式化会删除分区上的所有数据,需提前备份。
/mnt/data),使用mount命令挂载:sudo mkdir -p /mnt/data # 创建挂载点 sudo mount /dev/sdX1 /mnt/data # 挂载分区 blkid获取分区UUID,编辑/etc/fstab文件添加条目(格式:UUID=xxxx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运行sudo mount -a验证配置。合理的分区结构是系统稳定的基础,以下是常见场景的推荐方案:
/boot/efi(仅UEFI模式需要,用于存放引导文件);/(系统核心文件及默认安装软件的存储位置);在基础分区上增加**/home分区**(剩余空间70%以上,类型ext4,挂载点/home),优势是重装系统时个人数据(文档、图片、配置文件)不会丢失,避免系统分区空间耗尽。
pvcreate、vgcreate、lvcreate命令创建逻辑卷,支持动态扩容。LFS系统构建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磁盘空间,以下是常用优化方法:
sudo apt clean):删除/var/cache/apt/archives中的软件包文件;sudo apt autoremove):自动移除不再需要的依赖包;sudo apt --purge autoremove):删除旧版本内核(保留当前使用的内核)。sudo journalctl --vacuum-size 100M):将日志文件大小限制为100MB;rm -rf ~/.cache/thumbnails/*):删除用户目录下的缩略图缓存。du -sh * | sort -h命令查看目录大小,定位大文件;fdupes -r /path命令查找重复文件(需安装fdupes),删除冗余文件释放空间。正确的权限设置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需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chmod设置权限: chmod 755 /path/to/dir(所有者可读/写/执行,其他用户可读/执行);chmod 644 /path/to/file(所有者可读/写,其他用户可读);chown更改所有者:chown username:groupname /path/to/file(将文件所有者设为username,所属组设为groupname)。adduser username(交互式设置密码及个人信息);usermod -aG groupname username(将用户添加到指定组,如users);chmod 700 /home/username(确保用户主目录仅所有者可访问)。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管理LFS系统的存储资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满足后续扩展需求。操作前请务必备份重要数据,避免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