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回收站数据转移的常见方法
Linux系统中,回收站功能通常由桌面环境(如GNOME、KDE)或第三方工具模拟实现,数据存储路径多为~/.local/share/Trash/files(图形界面)或自定义目录(命令行工具)。以下是具体的数据转移方法,覆盖图形界面、命令行及自定义场景:
若使用GNOME(Nautilus)、KDE(Dolphin)等桌面环境的文件管理器,可通过以下步骤直观转移回收站数据:
Ctrl+A可全选)。~/Documents),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粘贴”(Paste)。若偏好命令行,可通过mv命令快速转移回收站中的文件:
~/.local/share/Trash/files,执行cd ~/.local/share/Trash/files。ls命令查看回收站中的文件(如example.txt、folder1)。mv 文件名 目标目录(如mv example.txt ~/Downloads);若转移多个文件,可使用通配符(如mv *.txt ~/TextFiles)。trash-cli是Linux下的命令行回收站工具,提供更规范的回收站管理功能,支持转移、列出、恢复等操作:
sudo apt-get install trash-cli;CentOS/RHEL:sudo yum install trash-cli;Fedora:sudo dnf install trash-cli)。trash-list,显示所有被删除文件的详细信息(删除时间、大小、原路径)。mv命令从回收站目录(~/.local/share/Trash/files)转移文件至目标目录(如mv ~/.local/share/Trash/files/example.txt ~/Pictures);或使用trash-restore命令恢复文件至原位置(trash-restore),再手动转移至目标目录。trash-cli支持批量操作(如trash-restore -r恢复所有文件),适合需要规范管理的场景。若通过自定义脚本(如之前创建的trash.sh)实现了回收站功能,需修改脚本中的回收站路径或直接转移数据:
/bin/trash.sh),找到TRASH_DIR变量(如TRASH_DIR="$HOME/.trash"),将其修改为目标目录(如TRASH_DIR="/mnt/external_drive/recycle"),保存后执行source ~/.bashrc使更改生效。~/.trash),使用mv命令转移(如mv ~/.trash/* /mnt/external_drive/recycle/)。mkdir -p 目标目录;chmod 755 目标目录)。mv -i命令交互确认)。/mnt/external_drive/recycle),需确认路径后再操作。以上方法覆盖了Linux系统下回收站数据转移的常见场景,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