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文件是Ubuntu系统中以点(.)开头的文件或文件夹(如.cache、.config、.local/share/Trash),默认情况下不会在文件管理器或ls命令中显示。回收其占用空间的前提是安全识别并确认文件无用,避免误删系统或应用必需的配置文件。
在回收空间前,需先显示隐藏文件,以下是两种常用方式:
Ctrl+H,即可显示所有隐藏文件(隐藏文件会以浅灰色显示)。ls -a命令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若需递归查看子目录中的隐藏文件,可使用ls -la命令。以下是Ubuntu系统中常见的隐藏文件/目录,它们可能因缓存、日志、回收站等原因占用大量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清理:
位置:用户主目录下的.cache文件夹(如~/.cache),存储了应用程序的临时缓存文件(如浏览器缓存、软件安装包缓存)。
清理方法:
.cache文件夹→ 删除其中的子文件夹或文件(不要删除.cache目录本身,应用会自动重建)。rm -rf ~/.cache/*(慎用-rf,确保路径正确)。位置:用户主目录下的.local/share/Trash文件夹,存储了删除的文件(包括桌面回收站的文件)。
清理方法:
.local/share/Trash→ 点击「清空回收站」。rm -rf ~/.local/share/Trash/*(彻底删除回收站中的所有文件)。位置:用户主目录下的.cache/thumbnails文件夹,存储了图片、视频的缩略图(用于快速预览)。
清理方法:
rm -rf ~/.cache/thumbnails/*(缩略图可自动重新生成,不影响图片查看)。位置:/boot目录下,Ubuntu系统升级时会保留旧内核文件(如linux-image-5.13.0-xx-generic、linux-headers-5.13.0-xx-generic)。
清理方法:
BleachBit工具(安装:sudo apt install bleachbit),勾选「系统」→「旧内核」→ 清理。uname -r(如5.15.0-78-generic,务必保留)。dpkg --list | grep linux-image(带ii的是已安装的)。xxx为旧版本号):sudo apt purge -y linux-image-xxx-generic linux-headers-xxx-generic。位置:/var/log目录下,系统日志(如syslog、auth.log)、应用日志(如nginx.log、mysql.log)会随时间增长占用大量空间。
清理方法:
sudo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log" -exec rm -f {} \;。.log.1、.log.2.gz):sudo find /var/log -type f -name "*.log.*" -exec rm -f {} \;。/etc/systemd/journald.conf文件,设置SystemMaxUse=100M(限制日志总大小为100MB),然后重启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journald。位置:/var/lib/snapd/snaps目录下,Snap应用会保留多个旧版本(用于快速回滚),每个版本占用数十MB至数GB。
清理方法:
snap list --all查看所有应用的版本,然后对不需要旧版本的应用执行:sudo snap remove <应用名> --revision=<旧版本号>(如sudo snap remove firefox --revision=123)。snap refresh,Snap会自动删除不再需要的旧版本。/bin、/lib、/sbin、/usr、/etc目录下的文件,这些是系统核心文件,删除会导致系统崩溃。~/Documents、~/Pictures)中的重要文件,防止误删。rm -rf:该命令会强制递归删除文件,建议先使用ls命令确认路径,再执行删除(如ls ~/.cache查看缓存内容,再执行rm -rf ~/.cache/*)。通过以上步骤,可安全回收Ubuntu系统中隐藏文件占用的空间,释放磁盘容量。建议每1-2个月进行一次清理,保持系统运行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