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1 vote)
644 views28 pages

Functional

这篇文档介绍了功能语言学的分类和主要学派。功能语言学主要分为欧洲功能主义学派和美国功能主义学派。欧洲功能主义学派下又分为多个流派,如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等,每个流派都有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文档还简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和三大语言元功能。

Uploaded by

Xiumeng Liu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PTX,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10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1 vote)
644 views28 pages

Functional

这篇文档介绍了功能语言学的分类和主要学派。功能语言学主要分为欧洲功能主义学派和美国功能主义学派。欧洲功能主义学派下又分为多个流派,如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等,每个流派都有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文档还简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和三大语言元功能。

Uploaded by

Xiumeng Liu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PTX,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28

功能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分类
宏观的语言学派

语言学
Chomsky Halliday

形式主义学派 功能主义学派
功能主义语言学分类

欧洲功能主义学派


流派的发源地

美国功能主义学派

欧洲功能主义 学派

P 布拉格学派 L 伦敦学派

C 哥本哈根学派 F 法国学派

H 荷兰学派 R 俄罗斯学派
布拉格学派
1926 年捷克布拉格语言学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布
创立 拉格学派的诞生。

创始人 Mathesius 马泰休斯; Jakobson 雅可布逊

主要成员 Trubetzkoy 特鲁别茨科依; Firbas 费巴斯

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用于交际、有多种表达手段
构成、为实现某种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而
主要观点 从一开始就把功能纳入研究的范围,开创了功
能语言学的先河。
伦敦学派
形 成 于 20 世 纪 40 年 代 , 活 跃 于 1944 至
创立 1956 年间。

创始人 Firth 弗斯

主要成员 R.h. Robins; Halliday 韩礼德等

19 至 20 世纪上半叶,英国为了适应向外扩张
的需要,强调推广标准英语和研究亚非语言的
产生背景 重要性。语音学、语言学应运而生。 Firth 是在
英国讲授语言学和获得该领域教授职称的第一
人。
哥本哈根学派
创立 创立于 1931 年,也称丹麦学派或语符学派。

代表人 L. Hjelmslev ( 叶 姆 斯 列 夫 , 1899 ~


1965 )

主要成员 V. Brondal; H.J. Uldall 等

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每个交际过程都有
系统在发挥作用;语言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人
主要观点 文性;语言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也可能带有
某种程度的扭曲;语言理论必须依靠语言事实
的验证。
法国学派
三个独创之处:语言的双重分节;语言的经济
Martinet 原则;语言的现实主义原则。
Martinet 认为尽管语言可以发挥表达、交际和
审美等多种功能,但交际功能才是语言的“中
心功能”,在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贯穿
功能主义。

Kristeva 她 于 1967 年 首 先 创 造 “ 互 文
性”( intertextuality )这个术语,并把它引
入 文 本 分 析 和 文 学 批 评 。 所 谓 “ 互
文”( intertext )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之间
的语篇;所谓“互文性”指的就是不同语篇之
间的这种相互关系。
荷兰学派
讲荷兰学派实际上就是讲 S. Dik(1940-1995) 。
他创立的功能语法在整个功能语言学领域占有重要地
位 , 体 现 在 1978 年 出 版 的 《 功 能 语 法 》
( Functional Grammar )一书中。他把语言功能分
为:语义功能、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

Dik 的功能语法和 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都受


到布拉格学派的影响,但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社会集团
的语言使用者为出发点,本质上是社会语言学的;而
Dik 的功能语法以说话者的能力 competence 为出发
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跟转换生成语法一样具有认知
心理学的性质。
俄罗斯学派

俄罗斯的语言学家对整个功能语言学的贡献主要
在于语篇语言学的研究和 Bakhtin ( 1895-1975 )的
复调理论。
自 20 世纪 30 年代,俄罗斯就有学者开始关注语
篇 层 次 上 的 语 言 研 究 。 1948 年 语 法 学 家 N. S.
Pospelov 发表了两篇文章,被看作是俄语语篇语言学
的奠基之作。主要观点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联系紧密、
相互制约,把句子看做整体的一部分,研究其结构和意
义不能脱离上下文,语法学家应研究大于句子的言语单
位即“超句统一体”等。
美国功能学派

美 国 功 能 主 义 开 创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 到
80 、 90 年代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早期的美国功能主
义语言学在于揭示形式主义语言理论的不足,并注重研
究那些形式主义无法解释的现象。美国功能主义的发展
壮大了整个功能语言学的力量。但美国没有公认的领军
人物 , 力量分散 , 整体上影响不如欧洲。
美国功能学派

格语法 层次语法

Kuno 的功能句法 语篇语法

角色与指称语法 法位学

认知语法 语言类型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背景
• 系统功能语言学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是由英国语
言学家韩礼德 (M.A.K. Halliday) 创立的。该理论是在继承和借鉴了前
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SFL 主要借鉴了前人这几方面的理论成果:
•Malinowski 和 Firth 的语境思想
•伦敦学派的理论
•Sapir-Whorf 的语言相对论
•王力和罗常培的语义基础
•Hjelmslev 的系统和结构思想
SFL 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

• 1985 年 :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第一版标志着系


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成熟
• 1994 年 : 第二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完善
• 2004 年 : ( 与 Matthiessen 合作修订 ) 标志着 SFL 进入了一个崭新
阶段
系统功能语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
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
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有规律的资源,其
基本原理认为语言描写的是系统,更甚于结构。
系统语法

Systemic Grammar 是 Halliday 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个名称。 Halliday 为代表的一些语
言学家认为语法研究应该建立在一系列的系统之上。而
且语言的系统与语言的功能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因
此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这两个不可分
割的方面。系统语法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一、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能
,集中力量去发现和描写由于社会情境和说话人的情况
不同而产生的各种变体,以及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系统语法
二、把语言看作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选择的
若干子 系统组成的网络 , 又称为意义潜势 (meaning
potential) ,而语言使用者要从该系统网路中进行各种
有意义的选择。 Halliday 不同意 Chomsky 关于“语言
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分,认为语言不是人的一种
知识或能力,而是“文化和社会所允许的选择范围”。
这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区别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一个重要
标志。
三、重视个别语言和个别变体的描写,认为这是语
言学的目的之一。 Halliday 与转换生成语言学针锋相
对 的 提 出 , 语 言 间 的 普 遍 现 象 ( 如 universal
grammar )不仅琐碎而且没有价值,认为语言间的差
异特别是文化差异才是真正重要的。
系统语法 语法分析的尺度叫阶。包含级阶,精密阶。
级的阶上排列着从句子到语素的各层单位,由高到低,
如:句子 - 小句 - 词组 - 词汇 - 词素。
精密阶则反映结构和类型的精密程度,如:句子可分为
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等,疑问句又分为一般疑问句
和特殊疑问句等。

四、系统语言学用“连续体”的概念来解释复杂的
语 言 事 实 , 引 进 了 “ 阶 ” 和 “ 精 密 阶 ” ( scale of
delicacy )两个概念。

五、系统语言学以“系统”作为基本范
畴。 Halliday 继承了 Firth 的“系统”概念,把语言看
作是一套系统。
功能语法

功能语法试图揭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一种手段。它基于
这样一种假设:语言需要完成的功能决定了语言的系统
和形式。
SFG (systemic functiona
l grammar)
--Theory and practice
2. Three metafunctions

• Ideational function
• Interpersonal function
• Textual function
Functional Labels of Experiential Function
What are the contents of a clause?
• Participant (doer/recipient), process, circumstance

Transitivity system
• It determines how the participants are labeled.

• E.g. the “doer” of a physical process (e.g. kick) is given a different lab
el from a mental process (e.g. wish)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方法
• Halliday 将语言所能完成的功能抽象概括为三大语言元
功能 , 即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inter
personal function) 和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
• 批评语言学家们接受 Halliday 的观点 , 认为使用中的语
言同时具有三大功能。
• Fairclough 认为概念功能指的是说话者对世界及其各种
现象的经验 ; 人际功能指说话者对相关现象的态度和评
价 , 用以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建立一种关系 ; 语篇功
能是上述两种功能的工具。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 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内部经验 , 世界及其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
系的功能 , 主要由及物 (transitivity) 系统来实现 ( 王冬梅 ,2008) 。及物性是经
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义系统 , 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所见所闻 , 所
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 功能语言学把语言中的过程类型分为六类 : 物质
( material ) , 心理 (mental), 关系 (relational), 行为 (behavioral), 言语 (verb
al) 和存在 (existantial) 过程 (Geoff Thompson, 2008: xvii ) 。
• 及物系统包括六种过程:
• 涉及“动作”的物质过程,如“跑”、“扔”、“做”、“打”;
• 包含“情感”、“认知”和“感觉”等非动作行为的心理过程,如“想”、
“认为”、“相信”;
• 标明某物体和另一物体关系或性质特点的关系过程,如“是”、“指”;
• 介于心理和动作之间的行为过程,如“笑”、“听”、“看”;
• 言语相关的言语过程,如“说”、“告诉”、“陈述”;
• 指明某物体存在的存在过程,如常见的英语存在( there be )句型。
Terminology for different processes
Different processes have different sets of labels to describe their com
ponents in the clause.
Material process
• Labels: Actor, Goal, Circumstance
• E.g.
Her mother smashed the glass.
He had been shaving.
Edward was sawing the wood out of the gate
Actor Process: material Goal Circumstance
Note: in passive voice, the position of an Actor is occupied by a Goal!
The oil is added drop by drop
Goal Process: material Circumstance
及物性实例分析
选取《纽约时报》和 《中国日报》 中新闻报道各一篇 , 题目分别为“
China Urges New Money Reserve to Replace Dollar
” 和“ Experts cool to Zhou Proposal ” , 进行批评话语分析

物质过程 心理过程 关系过程 言语过程 行为过 存在过 过程总数
程 程
《纽约 27(43%) 13(20%) 11(18%) 12(19%) 0 0 63(100%)
时报》
《中国 18(38%) 4 ( 9% ) 11 ( 23% 14 ( 30% 0 0 47 ( 100%
日报》 ) ) )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 , 一般由动态动词来体现。物质
过程通常用于描述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情况 , 在新闻语篇中非常
常见。这两篇新闻报道中物质过程分别占到了过程总数的 43% 和
38%, 高于其他过程 , 这一现象表明新闻报道力求反映事件的客观
性和真实性 , 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
Terminology for different processes
Mental process
• Labels: Senser, Phenomenon
• E.g.
I like most operas.
You can imagine his reactions.

Senser Process: mental Phenomenon


Note: in passive voice, the position of a Senser is occupied by a
Phenomenon!
The news Seemed to puzzle her
Phenomenon Process: mental Senser
及物性实例分析
• 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 ,“ 反应” ,“ 认知”和“情感”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心理过程主要是由 see,look,like,please,know 等动词来实现 ( 胡壮麟 ,2005) 。
心理过程的表达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 而新闻语篇力求呈现给读者客观真
实的新闻报道 , 因而在新闻语篇中应避免使用心理过程。在《中国日报》
中 , 心理过程占 9%, 占过程总数的少数 , 这符合新闻报道力求真实性的特
点。在《纽约时报》中 , 心理过程所占的百分比为 20%, 仅次于物质过程

• 例如: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ways been wary that this would be inflationary
and affect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dollar.

• 这表明《纽约时报》的作者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 , 时不时用心理过程去
推测周行长提出超主权货币政策的原因 , 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
这种货币来挑战美元的地位 , 从而提升自己的大国地位。心理过程所占比
例之大 , 是不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的 , 表明作者对周小川行长提出的货币政
策的不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