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4 師說
韓 愈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5分)
(1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固:
)
(2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身:
)
(3 聖人無常師。(《師說》) 常:
)
(4 郯子之徒。(《師說》) 徒:
)
(5 不拘於時。(《師說》) 時:
)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1)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2分)
(2)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2分)
3 以下各個《師說》的句子中,哪一句中「師」字的含意與其他的
不同?(2分)
A 吾從而師之。
B 則恥師焉。
C 或師焉,或不焉。
D 師不必賢於弟子。
1
⚪⚪⚪⚪
A B C D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2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4 試根據《師說》一文,回答以下問題。
(1) 韓愈認為老師有哪些職責?試摘錄有關文句作答。(1分)
(2) 韓愈認為人為甚麼一定要從師學習?他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來提出這觀
點?試加以說明。(4分)
5 在《師說》一文中,韓愈指出「古之聖人」和「今之眾人」各有甚麼特點?試以
自己的文句分別說明。(4分)
(1) 「古之聖人」:
(2) 「今之眾人」:
6 試根據《師說》一文,判斷以下陳述。(2分)
C無從
A正確 B錯誤
⚪ ⚪ ⚪
判斷
⚪ ⚪ ⚪
(1) 韓愈認為士大夫不應該為兒子擇師學習句讀。
(2) 韓愈認為士大夫不願從師學習,是因他們覺得
這是社會低下階層才會做的事。
7 綜合《師說》一文韓愈對士大夫的批評,他們的言行為甚麼會造成「師道之不
復」的後果?(2分)
① 有意從師的人因士大夫的譏笑而卻步。
② 社會上層人士也不從師,影響風氣。
③ 士大夫只懂阿諛奉承,扭曲從師學習的意義。
④ 當世沒有人有成為聖人的條件,無法重振從
師古風。
A ①、②
A B C D
B ②、③
⚪ ⚪ ⚪ ⚪
3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C ③、④
D ②、③、④
8 試根據《師說》一文的內容,以自己的文句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之內。(6分)
對比 論證的觀點
士大夫的擇師原則: ①
擇師教導兒子句讀,自己卻不從師學
習道理。
社會下層人士和士大夫對從師學習 ③
的態度:
9 在《師說》一文中,韓愈以孔子的言行為論據。試以自己的文句指出作者論
證的觀點。(2分)
10 韓愈在《師說》中流露了不同的情感。以下引文流露了怎樣的語氣?試根據
文意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答案。(6分)
(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2)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3)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1)
(2)
⚪
A 驚詫
⚪
B肯定
⚪
C失望
⚪ ⚪
D感歎
⚪ ⚪
⚪
(3)
⚪ ⚪ ⚪ ⚪
4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11 在《師說》一文中,韓愈評論了當時社會的現象。為甚麼這些歪風會令他感
到「惑」和「怪」?試以自己的文句分別說明。(4分)
(1)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惑」:
(2)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怪」:
12 試根據《師說》一文的內容,以自己的文句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之內。(6
分)
論證方法及論據 論證的觀點
舉例論證: ②
①
③
引用論證:
引用孔子的話「三人行,則必有我
師」。
13 試根據以下《師說》的引文,回答問題。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
若也,道相似也。』」
(1) 引文中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2分)
A 示現
B 誇飾
C 對比
D 引用
5
⚪⚪⚪⚪
A B C D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2) 引文中「問之」的「之」是指:(2分)
A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B 士大夫
C 老師
D 學生
⚪⚪⚪⚪
A B C D
14 綜觀《師說》全文,本文的寫作手法有甚麼特點?(2分)
① 先破後立
② 開門見山
③ 照應緊密
④ 借古諷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
A B C D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15 韓愈在《師說》運用了以下哪些修辭手法?(2分)
① 對偶
② 反問
③ 頂真
④ 襯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A B C D
⚪ ⚪ ⚪ ⚪
16 《師說》屬「說」一類,這類文體的寫作目的是甚麼?試以《師說》為例略加
說明。(2分)
17 假若把《師說》末段刪去,你認為就內容及結構兩方面而言,會否更佳?試
略加說明。(4分)
7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8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指定文言篇章增益試題(更新版) 師說
18 韓愈在《師說》中指「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你認為他的看法仍
適用於現今社會嗎?試舉例說明。(4分)
19 《師說》和《岳陽樓記》的作者均在文中交代了撰寫文章的緣起,試以自己的
文句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之內。(6分)
《師說》 《岳陽樓記》
位置: 位置:
文章末段。 ①
內容: 內容:
② ③
20 韓愈在《師說》中提出的學習方法,與荀子在《勸學》(節錄)中所說的有沒有
相同之處?試就個人對文章的體會略加說明。(4分)
9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