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助推内蒙古外贸发展 今年超150万份单证实现“一站式”办理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总体部署,协同深化“单一窗口”建设和推广应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今年截止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业务量超150万份,主要业务应用率达到100%。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平台,呼和浩特海关大力推广应用“单一窗口”各项功能,目前在“单一窗口”应用可实现货物申报、舱单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许可证件申领、原产地证书申领、企业资质办理、加工贸易、税费支付、出口退税等19大类781项基本功能,覆盖自治区所有口岸以及特殊监管区域等各类区域,服务于生产、贸易、仓储、物流、电商等各类企业,基本满足企业通过一个平台“一站式”办理进出口外贸业务的需求。
呼和浩特海关在各业务领域全面推广应用“单一窗口”,组织开展系统使用培训11次。结合“百人联千企”专项行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赴企业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企业系统使用问题,报送完善意见建议17条,推动“单一窗口”标准版优化8项功能,将口岸查验部门传统的串联执法转变为并联执法,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等进出口相关业务。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精简至41项,其中38项监管证件全部通过“单一窗口”受理并实现联网核查,企业“多证合一”备案比例达76.7%,位居全国42个直属海关第3位。
“像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明等海关可通过与相关部门实现系统联网对接获取的,就不用企业提供了,再加上‘多证合一’这个政策,我们企业备案更省时省力,获得感不断增强。”内蒙古壹画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员王子雪说。
为保障进出口企业便捷顺畅使用“单一窗口”各项功能,呼和浩特海关聚焦辖区企业异地办理电子口岸业务远、难、急等迫切需求,联合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推行“关银一KEY通”项目,运用“共享盾一KEY双证”技术,在呼和浩特、二连浩特、包头、集宁、锡林浩特、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地开通合作制卡代理点17个,已覆盖辖区所有业务现场,实现企业在本地即可办理电子口岸制卡业务,累计向辖区进出口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口岸安全产品992套,为企业节省往返和邮寄等费用4万余元。全面优化新入网、变更、增补制卡、注销等6类业务办事流程,取消报关员IC卡卡面印刷业务,组建惠企纾困工作专班,全力做到“一般业务及时办、紧急业务限时办、繁琐业务加时办、特殊情况临时办”。
呼和浩特海关将以进一步丰富“单一窗口”功能为契机,紧盯企业、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诉求,用心、用力、用情办实事、解难题,提升“单一窗口”应用效能,以硬招实招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于淑静 萨茹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