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消失15年后仍有3000人怀念的数字遗迹
在互联网发展史上,有些名字注定成为传奇。 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瀛海威")——这家比搜狐早成立三年、被央视称为"中国首家互联网民营企业"的公司,在消失15年后,仍有一个名为"去日留痕"的网站收集着超过3000条怀念留言。
1995-2004:中国互联网的拓荒者
1995年成立的瀛海威,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下了多个"第一":
• 第一个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服务"瀛海威时空"
• 第一个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其英文缩写"IHW"正是"瀛海威"的音译)
• 1996年在中关村竖起著名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Why Yinghaiwei Matters in China's Internet History
• Pioneer of public internet service in China (1995)
• Created the first Chinese cyber community platform
• Inspired a generation of internet entrepreneurs including Jack Ma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大败局》中评价创始人张树新:"她迅速地穿上了领跑衫,跑在了还显得稀稀拉拉的中国互联网长跑队伍的最前头。"
数字遗迹:互联网考古现场
在"去日留痕"网站(www.oihw.com)上,我们看到:
• 2002年建站至今保存的3000+留言
• 早期网民寻找失联10年以上的网友
• 用户自发形成的"时间胶囊"文化
Internet Relics: A Digital Archaeological Site
The memorial site preserves:
• First-generation netizens' communication records
• Unique early internet culture in China
• Transition from BBS to modern social media
创始人张树新曾反思:"我们本来是要卖面包的,后来我们要从种麦子做起。而卖面包的利润却无法负担种麦子的成本。"这句话道出了早期互联网创业的困境。
互联网记忆的守护者
网站创建者林兴陆(前瀛海威员工)表示:"只要我的主机还在,域名没有问题,它就会一直都在。"这个最初为瀛海威老用户重聚而建的网站,如今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活化石。
Guardian of Internet Memory
Lin Xinglu, creator of the memorial site, keeps this digital time capsule alive as a tribute to China's internet pioneers. The site continues to record new messages, with its footer manually updated from "1995-2019" to "1995-2020".
正如用户留言所说:"这里更像是一个互联网坟场"——埋葬着中国第一代网民的青春记忆,也见证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变迁。从瀛海威到BAT,从3.5寸软盘到5G云存储,这段历史值得被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