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站和跨境电商,哪个更适合新手小白?
长久以来,跨境电商领域中“做第三方平台还是做独立站更有市场”的讨论就像咸甜豆花之争一样,每次都能引发激烈的讨论。
从欧美市场的购物习惯来看,个人认为独立站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调查显示,国外 52%的人习惯在独立站购买商品。欧美消费者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很关注企业的资质,所以他们在购物前,会先看产品评价,然后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品牌名,查看品牌独立站的产品展示情况和相关报道,以此来判断品牌的资质。
除了塑造品牌形象,独立站还可以收集用户资料,独立站的 EDM 等,这些都是在第三方平台无法获取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在亚马逊平台,买家无法直接联系客户,这会导致客户数据无法沉淀,而独立站规则由自己制定,可以将客户数据沉淀下来,品牌也随之沉淀,复购率相对较高。
更重要的是,独立站作为仅展示自家产品的平台,让客户没有了比价的机会,凡是进入独立站的用户,不是购买就是离开,无需担心客户在比较过程中流失。此外,独立站还具有品牌溢价能力。你可以在独立站上传品牌故事,从多个角度展示产品特色,营造品牌氛围。而且,由于独立站不受第三方平台规则的限制,自然也减少了被封的担忧,自由度更高。
因此,不少商家都会做好两手准备,同时布局独立站和第三方平台,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只要成功将客户吸引到独立站上,后续的事情就都在可控范围内。如果你想将客户引流到第三方平台,可以提高独立站的价格;如果你想让客户在独立站下单,可以降低独立站的价格,同时进行用户搜集和沉淀。如果一定要区分两者,那么只做平台的卖家更注重“卖货”,而做独立站的卖家则更注重“卖品牌”。例如,客户想买一些廉价的普通用品,可能会这样操作:打开第三方软件→搜索袜子→比价→购买符合标准的产品。但是,如果客户打开某个品牌的独立站并产生购买行为,那肯定是对该品牌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大概率会回购甚至为品牌做口碑宣传。所以有人说,第三方平台是做生意,独立站是干事业,这一点也不为过。大部分客户购买轻消品时会直接上独立站,既方便又便宜,但凡是涉及品牌类的产品,基本上都会在谷歌上搜索独立站,而不是打开三方平台搜索该品牌的销量,不难发现,销量通常不会很高。
但是,大家也会觉得建站容易,运营难,没有第三方平台的流量保障,独立站就像没有依靠的穷孩子,很难有出头之日。我经常和一些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交流,他们认为独立站的流量很难做,成本也很高。独立站与三方平台不同,没有自带流量,所以需要自己做流量,其实可以做的流量有很多,比如 Facebook 广告、Tik Tok、SEO、网红、博客等。。。。
尽管近期有同行抱怨 Facebook 广告的精准度和转化率有所下降,但 Facebook 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流量池和广告平台,其跨平台跟踪数据的定向广告受到了影响,但平台内部的自营广告依然坚挺。毕竟,Facebook 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入口之一,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大量用户在浏览、停留、转发、留言、点赞的过程中,留下了海量的行为轨迹数据和兴趣偏好数据。
再来说说 KOL,包括我们自己,也遇到过网红拿了货却不拍视频的情况,所以适当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东西刚出来的时候,知道的人少,合作起来比较容易,但是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自然就越来越大,网红也是如此。在他们还没有那么火的时候,谈合作比较容易,找他们的人也少,价格也合理。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找他们,价格自然就会上涨,甚至出现拿了货却不拍视频的情况。只能说要慢慢去合作,筛选网红。
流量其实还有很多,就看自己怎么做了,任何事情都有难度,有难度有门槛,说明我们还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