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搜索引擎app推广设置.google-alibaba - 别人都选择的方法

加入 WTO 后,中国出口额和贸易顺差规模迅速增长。2001 年,中国出口额为 2661.6 亿美元,进口额为 2436.1 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225.5 亿美元。而到了 2023 年,中国出口额达到 3.4 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823

加入 WTO 后,中国出口为何激增 35 倍?

加入 WTO 后,中国出口额和贸易顺差规模迅速增长。2001 年,中国出口额为 2661.6 亿美元,进口额为 2436.1 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225.5 亿美元。而到了 2023 年,中国出口额达到 3.4 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8232.22 亿美元。与 2001 年相比,出口额增长了约 12 倍,贸易顺差增长了约 35 倍。

在 1980 年至 1989 年的 10 年间,中国的国际贸易中除了 1982 年和 1983 年,其余年份均出现贸易逆差。从 1990 年开始,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贸易顺差逐渐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常态。在 1990 年至 1999 年的 10 年间,除了 1993 年出现 122.15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1997 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 404.2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口在全球的占比从 2000 年的 3.9%持续上升至 2023 年的 14.2%。即使在 2018 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后,与 2019 年的 13.2%相比,中国出口占比仍在增加。同一时期,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全球占比则持续下降。2022 年,英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出口全球占比分别从 2000 年的 4.4%、8.5%、12.1%和 7.4%降至 2.2%、6.8%、8.5%和 3.1%。

此外,近 20 多年来,在中国货物出口中,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持续下降。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KTI)产业生产和贸易报告,2022 年中国占全球 KTI 制造业附加值的比重为 34.0%,排名第一,美国以 20.4%位居第二。日本(6.1%)、德国(5.6%)和韩国(3.8%)分别排名第三至第五。而在 2004 年,中国仅排名全球第四。2011 年,中国以 19.9%的市场份额超过美国的 19.8%,位居全球第一。近 11 年来,中国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增加了 14.1 个百分点。

KTI 产业是高科技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结合体,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为高附加值产业,其中制造业占了大部分。以电子产品为例,近 20 年来,中国电子产品出口全球占比提升幅度最大,由 2000 年的 9%提升至 2021 年的 34%。同期,美国电子产品出口全球占比由 16%降至 4%,日本由 13%降至 4%。2021 年,日本、美国和德国电子产品出口全球占比均为 4%,三者相加仅 12%,与中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电子产品出口额相当于美日德三国总和的 2.83 倍,相当于美日德韩四国总和的 1.79 倍。

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持续下降。2010 年,在中国商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超过 70%。而到了 2023 年,这一比例迅速下降至 20%左右,2024 年前 5 个月,这一比例进一步降至 17%。同期,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达到 59%。

自加入 WTO 以来,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逐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全球最为复杂完整的各类制造产业链条。中国商品出口已经大幅向价值链上游移动并实现多样化。目前,中国的出口多样性和复杂性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法国持平。

加入 WTO 后,中国出口为何激增 3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