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中山灯”出口比增9.2%,数字化加固产业“底座”
2024年1—4月,中山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同比增长9.2%,外贸已经成为中山无数灯饰照明企业“破茧重生”的新路径。以“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镇为中心,过去几年,一场生产端的智能化风潮在古镇的“小工厂”里兴起,为一盏盏灯具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
广东鸿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落户古镇,并在华艺灯饰广场设立全屋智能体验中心。 南方+ 廖瀚 拍摄
中山照明灯饰产业集群一度因技术含量不高陷入低价恶性竞争的困境,面临产业竞争力不强的挑战。在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强身健体”的必经之路。但企业转型意识薄弱、信心动力不足,产业链协同能力较差。
同时,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照明灯饰产业也缺乏数字化政策覆盖。“多数政策聚焦大企业,真正反映产业链运行情况的广大中小微企业覆盖不到,政策资金扶持范围亟待进一步加深拓宽。”中山市古镇灯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利晖认为。数字化投资见效慢、周期长,大部分中小企业投入后往往想急于见到成效,缺乏长期投入的耐心和资金。
2023年,中山瞄准家电、灯饰照明两大传统产业,形成省级试点申报方案,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争取到了专项资金支持。曹利晖的公司在2024年成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牵引单位,也是中山目前唯一一家灯饰照明行业的牵引单位。
曹利晖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要加固传统产业的“底座”。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双链融合”,是产业集群整体升级的关键。具体到照明灯饰产业上,曹利晖设想“以产业智能化带动企业数字化,以企业数字化实现产业数字化”。“将传统产品的驱动电源加一个智能芯片,便可以实现产品智能化。此举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需求,产品价值也有所提升。”曹利晖说。
近年来,中山政府层面也在寻求对中小微企业的赋能。为推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体系建设,中山市工信局引进了中软国际、东方国信、西门子等国内外龙头AIOT平台,推动中山家电、灯饰等产业产品的智能化改造,为中小企业提供场景辅导、技术培训、协同创新、知识赋能等综合服务。同时,推动传统产业重点产业链核心节点企业发挥“头雁效应”,把自身推进AIOT、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经验与解决方案向产业链中小微企业复制推广。
“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是快的淘汰慢的,大的淘汰小的,对的淘汰错的,真的淘汰伪的。”曹利晖提出,以“产品智能化”为内驱力,推动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智能化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推动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广东鸿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落户古镇,并在华艺灯饰广场设立全屋智能体验中心。广东鸿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主红表示,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发展,鸿雁照明大力践行照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4年公司智慧照明产品销售额目标增长100%。
南方+记者 廖瀚
【作者】 廖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