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了!中国轮胎卖爆全球,国际大牌营收降近百亿
轮胎市场作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其动态变化尤为引人注目。近期,多家外资大牌轮胎企业相继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业绩。(12家国际大牌轮胎,业绩最新排名)
车与轮发现,这些财报不仅揭示了各企业的经营状况,更透露出轮胎市场发展的一些变化。
中国低价轮胎的出口
对外资轮胎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分析外资大牌轮胎企业的财报,我们发现,中国轮胎出口的增长对国际轮胎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对大牌外资轮胎企业构成了不小的挑战。米其林就明确表示,“受到中国生产的廉价轮胎冲击,其销售额出现下滑,销量下滑了4.4%”。
外资巨头总营收同比减少近百亿
此外,2024年上半年,头部11家轮胎企业总营业收入约为4675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4764亿元人民币,减少了近百亿。
注:因汇率变化,该表格中数值不代表各企业营收精确值,仅供参考。
1-6月中国轮胎出口量涨5.3%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橡胶轮胎的出口量达到451万吨,同比增长5.3%。出口总金额更是达到796亿元,同比增长6.5%。
多家外国轮胎厂面临停产威胁
在中国轮胎价格优势冲击下,近日多家外国轮胎厂传出,正面临着停产威胁。
比如绍莱轮胎厂2023年生产了 240 万条轮胎,同比减少23.4%;瓦讷轮胎厂机器长期处于空转状态,预计明年产量减少 50%;茹埃莱图尔轮胎厂目前产量处于最低水平。
价格组合和大尺寸轮胎
成为保持利润主要举措
而面对成本上升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外资大牌轮胎企业纷纷采取提升价格组合、增加大尺寸轮胎销售等策略,以维持并提升利润空间。
多家知名品牌在财报中均强调了这一点。比如,米其林财报透露,18英寸以上的轮胎销售占比从2019上半年的40%,增长到2024上半年的64%。并预计2023年~2028年间,还将增长12%。
倍耐力表示,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17英寸及以下尺寸的轮胎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但18英寸及以上尺寸的轮胎销量同比增长了6.1%(原配市场增长了2.3%,替换市场增长了8.8%)。
此外,韩泰数据也显示,在第二季度18英寸及以上尺寸的轮胎占轮胎总销量的46.3%,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
当前,大尺寸轮胎因其更高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向高端化、差异化转变,也迫使轮胎企业加速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性能、安全及舒适性的更高要求。
2024年的中国轮胎市场
挑战与机遇并存
1、中国市场萎靡,多家外资大牌轮胎企业替换业务量下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变化对轮胎行业影响深远。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场,多家外资大牌轮胎企业在中国区的替换市场普遍下滑,这主要归因于上半年中国轮胎市场的整体疲软。
比如,固特异财报明确表示,“由于中国国内消费疲软等原因,第二季度替换轮胎单位销量下降 8.9%”。
2、中国成新能源车出口第一大国,对外资轮胎品牌原配市场增长拉动明显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也为外资轮胎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固特异、锦湖等企业均提到,新能源车配套量的增加成为其业绩的一大亮点。
固特异称,得益于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第二季度汽车厂配套轮胎销量增加,使固特异轮胎配套销量增长 32.2%。
锦湖轮胎表示,5月面向中国市场全新推出EnnoV系列产品,不仅彰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轮胎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写在最后
从外资大牌轮胎企业的财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轮胎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从这些外资轮胎企业价格策略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在中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到中国轮胎出口带来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共同勾勒出轮胎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图景。
对于行业内的每一位从业者而言,把握轮胎行业趋势,及时调整战略,是应对市场变化、保持利润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