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外贸LC是什么意思一站式 - 经验丰富的源头

2023 年全年外贸成绩单公布。尽管面临外需低迷和不确定因素交织的严峻挑战,我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贸数据仍实现了微幅增长。 据海关统计,2023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 41.76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0.2%。其中,出口额为 23.77 万

2023 全年外贸收官,微增收官!接下来趋势如何?

2023 年全年外贸成绩单公布。尽管面临外需低迷和不确定因素交织的严峻挑战,我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贸数据仍实现了微幅增长。

据海关统计,2023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 41.76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0.2%。其中,出口额为 23.77 万亿元,增长 0.6%;进口额为 17.99 万亿元,下降 0.3%。若以美元计价,2023 年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下降 5.0%、4.6%和 5.5%。

在 1 月 12 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整体表现低迷,外部需求疲软对我国出口产生了直接冲击。从数据上看,出口增速相较前些年有所放缓。然而,更应看到的是,我国出口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还保持了份额的相对稳定,并且在增长动力、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第一财经,过去一年,外贸在压力与动力的相互作用下前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动力则面临着从产业端到贸易端形成新优势和新动能的积聚过程。随着我国的竞争优势从传统的劳动力价格竞争优势逐渐转向外贸竞争的新优势,新动能的培育和积聚需要时间,这也是应对外部压力的附加值和活力所在。

那么,外贸是否已经回暖呢?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指出,四季度呈现出明显的向好态势。一方面,全年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其中一季度为 9.69 万亿元,二、三、四季度均超过 10 万亿元。另一方面,第四季度月度数据持续增强,同比分别增长 0.8%、1.3%和 2.8%,12 月份更是达到了 3.81 万亿元,创下月度规模的历史新高。

根据海关数据,仅从 2023 年 12 月来看,以美元计,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值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实现了增长。其中,三项数据环比分别增长了 3.1%、3.7%和 2.2%;同比则分别增长了 1.4%、2.3%和 0.2%。

从区域来看,王令浚表示,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化趋势明显。2023 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 19.47 万亿元,增长 2.8%,占进出口总值的 46.6%,提升 1.2 个百分点。对拉美和非洲的进出口额分别为 3.44 万亿元和 1.98 万亿元,分别增长 6.8%和 7.1%。四季度对欧盟和美国进出口回暖,全年分别进出口 5.51 万亿元和 4.67 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 13.2%和 11.2%。

根据海关数据,2023 年我国对欧盟的进出口、出口分别同比下降 1.9%和 5.3%,进口增长 4.5%;对美国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下降 6.6%、8.1%和 1.8%,进出口和出口降幅较前 11 个月有所收窄。

那么,外贸新动能又体现在何处呢?

“市场份额是市场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可以说,2023 年我们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蛋糕’没有变小,整体竞争力依然稳固。”吕大良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稳定在较高水平,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依然显著。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新数据,预计 2023 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将保持在 14%左右的较高水平。

按全年数据来看,我国有望连续 7 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王令浚认为,外贸的稳定增长得益于稳外贸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离不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个外贸经营主体的辛勤努力。

据海外统计,2023 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到 64.5 万家,首次突破 60 万家,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 55.6 万家,合计进出口 22.36 万亿元,增长 6.3%,占进出口总值的 53.5%,提升 3.1 个百分点。

在白明看来,外贸新动能的培育和积聚需要时间,从加入 WTO 初期的纺织品到家电产品,再到手机,然后到“新三样”甚至“新四样”,这本身就是一个转型和接力的过程。按照当前的数据,出口“新三样”以及船舶等产业的持续活跃,也凸显了我国的竞争力和机遇。

海关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 13.92 万亿元,增长 2.9%,占出口总值的 58.6%;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4.11 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 17.3%。机电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这三个被称为“新三样”的产品合计出口 1.06 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 29.9%。另外,船舶、家用电器和汽车零配件的出口分别增长 35.4%、9.9%和 14.9%。

在 202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今年“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的具体部署中,明确提出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出口。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中国是全球最适合做强做大中间品贸易的国家,应发挥制造业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将产业链和供应链延伸到国外。同时,中国企业还需提前规划好如何将全球初级产品及中间产品的最后加工、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吸引到中国,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新市场。

作为全球贸易的新兴力量,吕大良在会上称,根据初步测算,2023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 2.38 万亿元,增长 15.6%。其中,出口额为 1.83 万亿元,增长 19.6%;进口额为 5483 亿元,增长 3.9%。参与跨境电商进口的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2023 年达到 1.63 亿。

对于今年外贸的形势和预期,王令浚坦言,当前外部需求依然疲软,多个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将明显逊于疫情前;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以及近期红海航运通道受阻等不确定、难以预料的因素,都将对贸易活动产生干扰。

白明也表示,新的一年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是全球经济可能进一步下滑,增长不如前些年那么明确;二是地缘政治冲突仍在加剧,增加了外贸成本,降低了周转效率。

然而,在正视风险和挑战的同时,王令浚提出,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充足的活力,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外贸综合竞争优势依然突出,外贸新动能正在加速积聚,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今年外贸继续向好发展。”

近期,海关总署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预计今年进出口将与去年持平或实现增长。

2023 全年外贸收官,微增收官!接下来趋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