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骗局揭秘:Lazada/Google竞价推广背后的诈骗陷阱
近期跨境电商领域频现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利用"零成本创业""高额回报"等诱人话术实施诈骗。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为您深度剖析骗局套路。
【案件回顾/Case Review】
周某(51岁)在抖音结识自称做跨境电商的女网友,被诱导参与"境外电商"项目。前期小额提现成功后,周某陆续投入33万元。最终平台以"补交16万元税费"为由实施诈骗。
【诈骗手法/Scam Methods】
1. 虚假广告引流/Fake Ads: 在社交平台投放"无需囤货""躺赚"等诱导性广告,假冒官方人员招商
2. 小额返利诱骗/Small Profits Bait: 初期允许提现小额利润建立信任,诱导加大投入
3. 伪造订单/Fake Orders: 后台操控制造虚假大额订单,迫使受害者不断垫资
4. 终极收割/Final Scam: 以罚款、解冻费等名义继续索要资金,直至受害者察觉
【警方提醒/Police Warning】
1. 投资需通过官方正规渠道
2. 警惕"高回报""零风险"承诺
3. 不轻信网络陌生人
4. 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跨境电商创业者务必提高警惕,选择Lazada、亚马逊等正规平台开展业务,切勿轻信所谓"内部渠道""特殊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