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ds登录官方一级代理 - 放心的技术公司

很多茶友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为啥普洱茶明明是产于云南的,却有那么多从台湾,香港回流的老普洱呢?关于这点,必须从计划经济时期说起,在当时,海外或者香港的茶商要收购茶叶,必须通过每年的广交会,向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下订,而且当时云南茶叶出口是实施配

为什么说普洱茶产于云南,却藏于港台?

很多茶友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为啥普洱茶明明是产于云南的,却有那么多从台湾,香港回流的老普洱呢?

关于这点,必须从计划经济时期说起,在当时,海外或者香港的茶商要收购茶叶,必须通过每年的广交会,向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下订,而且当时云南茶叶出口是实施配额制的。

为什么是配额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产能有限,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为了平衡各省出口的茶叶出口量。

因为在当时,普洱茶还没有地理标识的概念(2008年5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标准为: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且在地理标志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茶。)

所以,在那一时期,不管哪个地方的茶叶,只要工艺符合相关规定,都可以受中茶公司统一调配,作为普洱茶出口。但相对来说,云南的普洱茶品质却是最好的,如果不实行配额制,就会影响到其他省份的茶叶销售。

当时,总共也就只有15家头盘商,有资格向中茶总公司下茶叶订单,其中澳门有一家,就是赫赫有名的澳门华联茶叶公司。剩余14家都在香港,销量最大的是南天茶业公司,这些头盘商会再下分到二盘商,二盘商又会下分到各个茶庄手上,如此层层分配下去。

市场化经济兴起后,统购统销政策逐步取消,民营茶厂也开始可以自行营销茶叶。

1996年,国家取消茶叶出口配额,

一度

垄断普洱茶市场的大盘商失去走势,开始分崩瓦解,黯然退出普洱茶历史大舞台。

七八十年代,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开始就行茶文化,大大小小的茶艺馆如雨后春笋的冒出来,一段时间里,台湾也大量从香港、马来西亚等地进口普洱茶,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原因,进口到台湾的茶叶一般是不能带包装的,甚至茶饼上的棉纸也是通通要拆掉的,不容许包装纸上出现“中国”字样,这也是造成现在很多台湾回流普洱老茶并没有外包装的重要原因。当然,一些私人携带或者旅行团夹带货品到台湾的普洱茶还是幸运的保留住了包装。

95年左右,台湾紫砂壶市场崩盘。同时期,茶界泰斗邓时海先生,在其出版的《普洱茶》一书中,首度提出来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理论,一时间,很多茶叶爱好者纷纷开始收藏普洱,而97年香港回归,又掀起一股移民潮,很多香港老茶庄和茶楼也纷纷歇业,抛售库存,吸引了一众台湾茶商大量接盘。

再到2003年左右,港台茶商大力推广之下,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收藏属性适时被引进大陆,有提前窥见商机的投资者带着大批资金涌上茶山,亲自选料,交予当地厂家加工生产,普洱茶市场空前繁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投资领域更开放,大量普洱茶开始从港台回流。

正如邓时海先生所说,普洱茶在台湾就像过客,真正被消费掉的其实并不多,当年漂洋过海出去的那些普洱老茶,就这样历经岁月沉淀,最终是茶如人生,兜兜转转间,又回归起点,重回祖国的怀抱。

为什么说普洱茶产于云南,却藏于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