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订单为何被截?神秘买家究竟是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三月份的外贸订单减少了一半,老客户也不下单了。”一位资深外贸工厂负责人的感慨引起了众多外贸人士的转发和讨论。实际上,2022 年外贸行业确实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波动变化。深究其中原因,既有俄乌局势的影响,也有疫情管控的干扰。而外贸人更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安然穿过震动周期,减少损失,为新的发展周期蓄能。点击查看 2022 年跨境电商发展前景以及趋势
冰火两重天
部分外贸企业订单减少
“我们的一个大客户去年的订单都要求推迟发货,新订单现在寥寥无几。”从订单暴增到订单暴跌、客户推迟出货,这一切似乎来得有些突然。
不过,外贸订单的下滑在一些外贸从业者看来已经习以为常。一位经营家居产品出口的外贸负责人告诉雨果网,在他看来,整个外贸市场已经淡旺季不分明,旺季订单少,淡季订单多已经是新常态。
从今年的订单排期来看,外贸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冰火两重天的分化。
有部分外贸企业表示,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去年底接到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六七月份。“我们主要从事美容仪出口,三月份的业绩翻了一番。”一位外贸出口人士兴奋地表示。
然而,也有外贸企业负责人反馈,根据他所了解的行业情况,今年的整体订单并不多,甚至与往年同期相比订单量大幅减少。“今年预计外贸的圣诞订单也会大幅减少,我们合作了七八年的老客户,从年前就不再下单了,现在只剩下一个 20 柜的货。”
对于此次外贸订单的大幅减少,业内人士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欧美国家消费疲软,需求减少,不得不削减非日用品类的订单。再加上海运堵塞,许多货物未能按时到达,导致客户下单过剩,库存积压过多。不少客户仍在处理库存。“有客户反馈说去年积压的库存今年还在销售。”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5 日报道,CNBC 和 Momentive 的联合民调显示,约 81%的美国成年人担心美国经济在 2022 年继续衰退。许多专家表示,持续的通货膨胀将极大地抑制美国的消费。
早在去年 9 月份,就有外贸人士提醒,订单忙不过来、出货困难、大量库存积压、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反常现象,之后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到了 2022 年,他果断砍掉三分之一的产能,缩小了规模。
另一方面,此前国内工厂最早复工复产,订单纷纷回流,如今不少东南亚国家的生产能力已经恢复,特别是纺织出口行业,一些订单已经回流至东南亚国家。据越南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 1 月,越南皮革鞋企手提包、雨伞出口额达 3.903 亿美元,鞋类产品出口额达 19.37 亿美元。
RCEP 释放红利
加快开拓新兴市场
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今年前 2 个月,我国外贸行业仍迎来“开门红”。据海关统计,今年前 2 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 6.2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13.3%。其中,出口 3.47 万亿元,增长 13.6%;进口 2.73 万亿元,增长 12.9%;贸易顺差 7388 亿元,增加 16.3%。
对于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应对市场变化至关重要。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把创新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业内人士分析,以纺织出口行业为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堵、断问题依然突出,虽然传统旺季订单不会像想象中那样火爆,但仍会有部分订单释放,后续情况会有所好转。外贸企业需要抓住时机,开拓更多销售渠道,如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自主品牌,向高附加值、有特色的产业方向转型。“只有具备不可替代性,才不用担心订单会回流到其他地方。”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在借助新平台释放活力的同时,外贸出口企业也可以将目光投向其他新兴市场。在深耕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不断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落地,也将迎来一波降税大礼包。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及时掌握 RCEP 相关内容是借助 RCEP 政策开拓市场的先决条件。4 月 1 日,日本对其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项下进口关税进行第二次下调,开始适用 RCEP 日本关税承诺表中第二年项下税率。
据统计,今年前 2 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 1.92 万亿元,增长 18.3%;2021 年中国对 RCEP 其他 14 个成员国进出口 12.07 万亿元,增长 18.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 30.9%。
当前,外贸行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外贸企业在保持积极生产的同时,需确保自身产品的高质量,再加上有关部门对外贸企业实施的多项专项行动扶持,相信外贸企业在 2022 年将迎来新的增长。
独立站是许多外贸企业布局新兴市场的方式之一,在波动不断的 2022 年,独立站能否继续高歌猛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