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社科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展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成就
拉萨9月28日电(泽塔雍措)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座谈会"27日在拉萨隆重召开。来自西藏社科界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西藏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所长何纲在主题发言中指出:"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到2023年已飙升至2392.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座谈会上披露的系列发展数据令人振奋:
- 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108.87万吨,同比增长1.4%
- 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32万公里
-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36%
- 年接待游客5516.97万人次
- 建成各级学校3339所,在校生92.2万
边境贸易成就显著 |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Border Trade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何劲助理研究员专题介绍了西藏边境贸易发展历程:"1965年中尼公路通车开启了两国经贸合作新篇章,1983年樟木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数据显示,2020年樟木口岸恢复通关首年即实现进出口总值5.73亿元,主要贸易商品包括:
进口商品 | 出口商品 |
---|---|
大米、面粉 | 羊毛、茶叶 |
辣椒、香水 | 盐、藏药 |
随着尼泊尔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双方合作领域已从传统农业、旅游业扩展到航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何劲特别提到:"在边贸开放期,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边境居民可凭边民证进行正常贸易往来。"
此次座谈会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西藏在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