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搜索推广软件免费app.globalsir - 公认的牛人

最后一篇鸡尾酒推文啦,一直没想好写点啥。刚好看到刘某鑫二审判决后,居然恬不知耻地搞募捐,居然还收到了两三万的打赏。你不得不感慨,在刘某鑫的微博评论区,你能看到人类社会的生物多样性...如果它们还算人类的话。还好最后刘某鑫被微博全面禁言,喜闻

调嘻鸡尾酒 之「史汀格」

最后一篇鸡尾酒推文啦,一直没想好写点啥。

刚好看到刘某鑫二审判决后,居然恬不知耻地搞募捐,居然还收到了两三万的打赏。

你不得不感慨,在刘某鑫的微博评论区,你能看到人类社会的生物多样性...如果它们还算人类的话。

还好最后刘某鑫被微博全面禁言,喜闻乐见的“流氓打败流氓”的名场面。

今天就用这款『 史汀格 』送她最后一程吧。

Stinger

『 史汀格 』是”Stinger”的音译,也有翻译成“史丁格”的,它的实际意思是“毒刺、讽刺者”。

不演啦,这篇推文就是奔着讽刺刘某鑫来的!

不过,『 史汀格 』的历史可比那吊人悠久的多。

据鸡尾酒史学家考据,这款鸡尾酒的雏形可追溯到1890年代的纽约,不过当时并没有形成确切的配方。

直到1910年代,《Drinks》和《The Ideal Bartender》等书的出版,开始带来『 史汀格 』的最早书面记录。

本来白薄荷酒只是为了掩盖劣质威士忌的味道,后来改用干邑之后,用料逐渐高端。

不知何故,干邑白兰地和白薄荷酒的组合,竟然吸引了不少美国富翁的注意。

因此,『 史汀格 』逐渐与上流社会产生了不可名状的关系。

他们还搞出了一句噱头:唯一能媲美史汀格的鸡尾酒,就是另一杯史汀格。

真好,『 史汀格 』从来不坑穷人。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史汀格 』逐渐没落。

到了1970年代,几乎淡出人们的视野。

如今,白兰地和薄荷酒的组合不再流行,它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小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史汀格 』其实是一款晚安酒,就是喝完立马去睡觉。

我大胆猜测一下,不会是跟里面的薄荷酒有关吧?

一嘴的牙膏味,喝完之后就像刷了牙,还不得马上犯困?

干邑白兰地不用多说,谁喝谁知道。

白薄荷酒的选择比较多,比如波士、迪凯堡和吉发得等。

这几款薄荷酒都还可以,反正味儿都差不多。

不过,吉发得是白薄荷酒的始祖,用它可能更具仪式感。

需要注意的是,『 史汀格 』用的薄荷酒是白色的。

有些人用绿色的薄荷酒来调制,最后脸都绿了。

如果你不介意颜色的差别,也可以试试绿薄荷酒的做法。

不少人分享心得,说白兰地搭配白薄荷酒,能喝出奇妙的黑巧克力风味。

我是真没喝出来,我的味蕾始终在提醒我:这是一管牙膏,千万不要吞掉!

过去几周的推文,都是IBA“难忘系列”的鸡尾酒,今天这款『 史汀格 』也是。

是一种巧合,刚好也表达一下我的心情,哈哈哈~

一起来看下具体的调酒过程:

1. 搅拌杯中加入冰块若干;

2. 加入干邑白兰地45毫升;

3. 加入白薄荷酒15毫升;

4. 用吧匙搅拌若干下,然后将混合酒液倒入酒杯中;

5. 简单装饰杯口,『 史汀格 』就做好啦;

按照传统做法,白薄荷酒的用量一般都会超过20毫升。

那样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喝出黑人牙膏的味道。

尤其是我这样对薄荷酒有偏见的人,喝的每一口都像在刷牙。

所以,建议大家用半盎司即可,甚至更少。

根据我的经验,适当加一点枫糖浆或苦精,都会让『 史汀格 』的口感更亲民,起码容易入口。

这个不作推荐,大家自行尝试即可。

现在使用的干邑,一般都是VSOP起步,所以用搅拌杯调制『 史汀格 』似乎更合理一些。

不过也不用强求,用调酒壶也可以。

这两种方法,都能使薄荷风味衬托出白兰地的醇厚,睡前酒这样做没什么大问题。

最后一篇鸡尾酒推文,总有点意犹未尽。

下周六也就是除夕的时候,跟大家作正式告别。

好啦,今天的『 史汀格 』就分享到这里。

“ 想喝鸡尾酒,调嘻全都有 ”

敬请大力关注『 调嘻鸡尾酒 』,我们下期再见。

调嘻鸡尾酒 之「史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