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外贸信托是什么机构代运营 - 选择最多的研究所

【云南日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骄傲。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围炉煮茶,煮出了生活意趣;以茶会友,会出了志趣相投;以茶为业,富了一方百姓;以茶为礼,传递中国声音…… 在云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云南日

云南和湖北携手讲述“黑茶”故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云南日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骄傲。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围炉煮茶,煮出了生活意趣;以茶会友,会出了志趣相投;以茶为业,富了一方百姓;以茶为礼,传递中国声音……

在云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报客户端联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海南等省区网媒,同步开展“茶香中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茶的世界,读懂茶的故事。

今天,云南和湖北带你一同探寻古老黑茶的秘密——

鲜叶采摘下来后,夹杂着阳光和风的味道,为成为一泡回味无穷的茶汤做足了准备。经过杀青、揉捻、晒干、渥堆、干燥、压制成型等多道繁琐的工序后,黑茶成了。

在茶界,绿、黄、黑、红、青、白,像调色盘一样的描述,代表的是茶类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茶叶品质上的差异。发酵还是不发酵?如何发酵?决定了茶的口感和制茶的流程。

过去,将黑茶成型,压制成块状,可以让其去到更远的地方。从茶马古道到万里茶道,黑茶易于运输的特质和绝佳的茶味,让它成了整张交通网络上最方便流通的茶叶品类。

云南的普洱茶和湖北的青砖茶作为黑茶品类中的重要代表,从一千多年前开始就为中国茶在世界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千年前走来,中国黑茶一路辉煌。

2022年11月29日,这一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当晚,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云南省宁洱县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和湖北省宜昌市的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一同位列其中。

云南,适宜的温度,合适的纬度,都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数千年的岁月中愈久弥新。早在清朝时期,皇宫就专门设立了普洱茶“贡茶案册”,作为皇家档案留存。

当时,普洱的贡茶要通过“五选八弃”严格把关,精制而成。“五选”——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叶、选茶枝。“八弃”——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廋、弃芽曲、弃色淡、弃虫食、弃色紫。珍贵的贡茶制成之后除了供皇帝和皇室成员享用,还作为礼物馈赠外国使臣。经过无数代制茶人的坚守与实践,今天的制茶技艺越来越成熟。

湖北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赤壁一带自汉唐以来就有记载。在唐代盛行的“蒸青团茶”“火番饼”都属于紧压茶,在长年累月的演化中逐渐形成黑茶紧压茶的品质特征。到了明代中叶,有人将茶叶加工成帽盒一样,成为青砖茶的前身。

湖北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创立于1368年。明清时期,长盛川远销俄蒙乃至欧洲,设立260多个分号。从采摘到包装有70多道工序,茶砖密度紧实,茶色泽青褐、汤呈琥珀色,滋味醇厚。在600多年发展历程中,长盛川将传统制作技艺一直保留下来。今天的长盛川继续传承复兴传统青砖茶,运用现代生物制药的理念提升了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

发酵的过程,是黑茶质变的飞跃,与霉变是两回事。

不论是云南黑茶还是湖北黑茶,发酵都是关键一环。发酵的程度决定了黑茶的口感和品质。自渥堆技术出现后,发酵技术跃上了新台阶。

“渥堆”其实就是“发酵”,是现代黑茶制茶工艺中的最核心的一步。

进入20世纪,云南的茶叶科技人员通过学习借鉴广东潮水发酵普洱茶的技术,于1973年在昆明茶厂完成了渥堆熟茶的发酵技术。技术逐步成熟后,开始在云南的几大茶厂推广,纷纷开始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产品。在较长时间里,渥堆熟茶发酵技术都列为国家机密。

普洱熟茶的渥堆工艺并不算太复杂,鲜叶干燥成毛茶之后,堆成小山状,洒水、盖上布,定时翻动和洒水让茶叶充分发酵,整套流程下来大概1个月左右。这是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过程,技术足够成熟时可以控制发酵的程度,除去渥堆熟茶的发酵味,还可以将不同的茶叶进行拼配,一饼普洱茶的“层次感”往往与拼配的技巧和水平分不开。

湖北赤壁青砖茶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有“一年为茶、五年为药、十年为宝”之称。赤壁羊楼洞,是万里茶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青砖茶的原产地。羊楼洞的青砖茶在制成毛茶后,就进入长时间的渥堆过程,这个过程最短至少需要6个月,长则2至6年。渥堆是形成青砖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等内质要求的关键性工艺阶段,这个阶段又分为小堆渥堆和大堆渥堆两个工艺过程。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进步,赤壁青砖茶新型发酵和醇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赤壁青砖茶新型发酵和醇化技术,在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已经取得发酵5天可以直接复制压砖、发酵12天达到自然醇化5年品质的突破成果。

当花木兰、米奇、奈娃家族出现在茶饼礼盒上,当冰淇淋、凤梨酥、咖啡与普洱茶相融,历史悠久的中国黑茶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

有的普洱茶商说,当下年轻人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要让他们能喜欢上传统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换一个亮眼的包装。今天的货架上,有传统的收藏级别的茶饼,也有以普洱茶制作的奶茶、花茶、冰淇淋、蛋糕,小罐茶、即速溶茶、冻干茶粉、“咖普”等新产品。让年轻人了解“老茶”,爱上“老茶”,是普洱老树茶、古树茶焕发新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换包装的核心其实是换思路,传统包装普洱茶以固定大小的压制茶饼为主,要用茶针顺着茶叶层状纹路撬下紧压茶才能冲泡,对饮茶的场所和器具有较高要求。为了更加适应年轻人和当下饮茶环境的变化,大益茶推出分装包,每次饮茶只需拿出一小块普洱茶砖冲水即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茶产业的发展,截至2022年,云南省茶园总面积达749万亩,茶叶总产量53.39万吨,而普洱茶占云南茶总产值的近一半,已俨然成为云南茶产业的一张最重要的名片。

青砖茶始于汉晋。300多年前,在不足0.7平方公里的赤壁羊楼洞古镇,就已有茶庄,鼎盛时期200多家茶庄和加工企业在此聚集,最高年份对俄罗斯砖茶贸易达48万担,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额的40%以上。

为在新时代续写传奇,赤壁青砖茶在制作工艺上和销售思路上也做了一些新调整。

2020年,中国和蒙古国在抗疫中书写了“羊来茶往”的佳话,这一段温暖的故事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也让更年轻化,体积更轻巧的改良砖茶走上台前。如今的青砖茶,不仅有传统的长方形和圆形的紧压青砖茶,也制作了巧克力型、颗粒型的小包装,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大茶砖变成小茶块,绝不只是物理形态上的改变。传统茶砖,粗叶长梗居多,但变小变薄后,叶和梗的配比变得更精细。

思路改变了,市场也扩宽了,截至2022年底,赤壁市茶叶种植面积达16.5万亩,总产量7.1万吨,产值60亿元。茶旅融合发展收入达27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62.68亿元,累计带动就业3.5万人,让5000多户茶农增收致富,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古老的中国黑茶,带着无数的光环,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

云南和湖北携手讲述“黑茶”故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