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谷歌seo网站推广方案设计优化方案 - 首要选择的方法

广东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 2 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达 1.35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 24.9%。其中,出口 8859.4 亿元,增长 26.8%;进口 4624 亿元,增长 21.5%。总体来看,广东外贸实现了良好开局

广东外贸进出口为何增长如此之快?

广东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 2 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达 1.35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 24.9%。其中,出口 8859.4 亿元,增长 26.8%;进口 4624 亿元,增长 21.5%。

总体来看,广东外贸实现了良好开局,呈现出扎实起步、快速增长的态势,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回稳向好发展势头。在外部需求向好、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经营主体信心不断增强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广东外贸将保持发展韧性,预计一季度将实现较快增长,取得“开门红”。

港珠澳大桥海关关员正在指导车辆通关。

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进出口同比增长三成以上

从细分领域看,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增长较快。今年前 2 个月,广东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进出口分别为 8204.8 亿元和 2408.7 亿元,同比增长 34.9%和 32.8%,增速分别比整体水平快 10 个和 7.9 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 2723 亿元,增长 1.1%。

进出口的增长得益于市场活力的恢复和向好,以及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推动。

近日,一批价值 20.5 万元的 44.53 吨白卡纸在湛江海关所属霞海海关关员的监管下,通过直接申报“一票多车”清单,在湛江综合保税区顺利通关,并以水路运输方式出口至孟加拉国。

广东金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物控部总经理蔡利表示:“以前每辆车只能进出区一次,拉十次货就需要找十辆车,现在找一辆车就能重复拉十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运输成本,找车也更容易了。”

原来,近日海关总署优化了综合保税区“一票多车”货物一线进出区流程,允许综合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一票多车”货物由同一或不同车辆通过多次进出区来完成运输任务。

在政策的支持下,不少中小微企业加速拓展外贸业务。日前,在深圳叮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批木柜和木门框架正在进行装运,这批价值约 3000 美元的竹木草制品将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顺利出口。

该公司负责人蔡友钟说:“我们公司的订单批量小、品种多,产品采购自不同区域的多个供应商。如果通过传统的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有产品都要在生产地分别完成申报查验。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简便的申报程序和更加快速的通关服务。”

市场采购贸易是为专业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交易创设的贸易方式,具有通关快、便利化、免征增值税等特点,特别适合中小微企业快速出口通关。自深圳开通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已为 1000 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向 88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价值 20 多亿的商品。深圳海关所属布吉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梁超瑜表示。

广东民营企业继续担当外贸主力军的角色——前 2 个月进出口 8597.7 亿元,同比增长 38.9%,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 63.8%,较去年同期提升 6.4 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4084.6 亿元,增长 3.8%,占 30.3%;国有企业进出口 767.5 亿元,增长 17.4%,占 5.7%。

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正在对进口航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

前 2 个月,广东对主要贸易伙伴均实现了正增长——对东盟、美国、中国香港、欧盟和中国台湾 5 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 17.3%、32.3%、17.1%、12.1%、20.3%,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15.5%、11.6%、11.4%、11.3%、7.1%。此外,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 5153.3 亿元,同比增长 23.1%,占 38.2%。

日前,一列满载空调、洗碗机等电器的中欧班列经黄埔海关所属增城海关监管,从增城西站缓缓驶向欧洲。广州交投国际班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思强表示:“班列出货效率不断提高,更多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开拓新的物流渠道,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出口再创新高。”

目前,海关通过智能化、嵌入式监管,实现了互联网实时全程视频监控、“7×24 小时”随时响应查检等一系列功能,确保货物“零延时”通关。今年 1—2 月,增城西站开行国际班列 62 列、标箱 6810 个、货值 18.8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53%、45.39%、54.63%。

3 月 7 日,在拱北海关所属湾仔海关关员的监管下,一辆满载着衣物、饰品等电商商品的跨境货车缓缓驶出粤港澳物流园,标志着粤港澳物流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业务正式开通。

珠海市汇畅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经理郑智伟表示:“对于粤西地区来说,经粤港澳物流园联动港珠澳大桥,相比传统的粤港物流走向,出口香港的空间距离减少了 100 公里左右,时间成本节约一个半小时以上,对跨境货物的物流运输时效有极大的提升。”

在海空联运方面,“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典型实践,创新性地将香港机场货站功能和服务延伸至东莞,实现了海关监管与航空安检、理货打板一体化作业。自 2023 年 4 月 18 日空港中心项目正式运行以来,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进出口货值已达 21.5 亿元。

东莞进明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志伟表示:“过去,东莞去往香港的货物大多通过陆路运输到香港国际机场排队进行安检,手续较为繁琐。空港中心正式运行后,货物在空港中心就能完成安检和航空打板,然后直接在东莞港通过水路运输到香港国际机场装机运往全球,实现由‘双安检’变为‘单安检’,手续更简单,物流等综合成本下降 30%左右。”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呈两位数增长

在产品方面,今年 1—2 月,广东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19.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 63.8%。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家用电器、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集成电路分别增长 18.2%、29%、29.4%、51.1%;集装箱、船舶出口大幅增长,分别增长 178%和 211.1%。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较快增长,增长 33.7%,占 15.1%。

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和大宗商品显著增长。今年前 2 个月,广东进口机电产品 2774.9 亿元,同比增长 24.3%,占广东进口总值的 60%。其中,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分别增长 131.9%、276.7%和 28.5%。同期,能源产品、金属矿砂和粮食进口量分别增加 65.3%、21.4%和 45.9%。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是储备和使用肥料的重要时期,国内农业生产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广州海关依法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专窗,对进口肥料实行优先受理、“7×24 小时”预约通关和预约查验服务,持续提高口岸通关速度,同时严格把控质量安全关,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今年 1—2 月,经广州海关关区申报进口肥料达 19.1 万吨、货值约 4.4 亿元人民币。

广东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积回感慨万千,过去一年确实极其艰难,先到欧洲拜访客户,再去美国参加展览会,明显感觉需求疲软,但拓市场初见成效,今年前 2 个月订单同比增长 18%。

十八子以厨房刀剪产品为主,出口至欧洲、南美、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李积回表示,当前最大的挑战仍是外需不足,公司已筹备好参加本月下旬举行的美国芝加哥家庭用品展。

南沙汽车口岸出口同比增长 54%

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2023 年全国“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合计出口 1.06 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这使得中国稳居全球汽车制造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第一大国的地位,令世人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

今年以来,即使在春节假日期间,广州南沙汽车口岸始终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2 月 21 日,一艘满载着 3900 多辆国产汽车的大型滚装船驶离口岸,前往北美地区。

南沙汽车码头业务拓展部经理陆春荣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南沙汽车口岸累计完成汽车滚装作业 10 艘次,是去年同期的 2 倍。南沙汽车口岸汽车出口业务将迎来新的增长,预计全年增长 30%。

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小虎汽车监管科副科长李力翔表示,广州南沙汽车口岸提供 24 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并引导企业应用“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广州南沙汽车口岸累计出口汽车约 8000 辆,创春节假期历史新高。

广东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省,近年来持续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汽车出口实现了“加速度”。截至 2 月 26 日,今年以来广州南沙汽车口岸累计完成出口汽车 3.7 万辆,同比增长 54%,迎来了新年“开门红”。

2023 年,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 30%。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如今“新三样”在海外市场受到青睐。这背后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的产品结构正在持续变化,而产业升级的步伐始终坚定。

亮点

前 2 个月,大湾区内地 9 市进出口总值 1.29 万亿元

前 2 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 9 市进出口总值达 1.2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6%,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 95.6%。其中,出口增长 26.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 96.5%,进口增长 20.4%,占广东进口总值的 94%。9 市中,深圳(45%)、惠州(36.3%)、中山(23.1%)、珠海(17.4%)、江门(13.5%)、东莞(10.6%)6 市进出口增长均超 2 位数。

一般贸易增长最快,同比增长 35.9%,增速快于广东整体 11.3 个百分点,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 60.7%;民营企业占比提升,同比增长 39.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 6.7 个百分点至 64.1%;出口家用电器、集成电路、集装箱、船舶等商品表现亮眼,分别增长 28.9%、51.2%、178%和 210.9%;进口高新技术产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 31.8%,其中,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半导体制造进口分别增长 28.4%、304.9%和 131.9%。

5 年间大湾区内地 9 市外贸总额突破 35 万亿元

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的数据,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5 年间大湾区内地 9 市外贸总额突破 35 万亿元大关,2019—2023 年大湾区内地 9 市进出口达 37.34 万亿元。

其中,出口 23.37 万亿元,进口 13.97 万亿元,进出口均占同期广东外贸的 95%以上。

去年,大湾区内地 9 市进出口 7.95 万亿元,比 2022 年同期增长 0.4%。其中,出口 5.23 万亿元,增长 5.23%;进口 2.71 万亿元,下降 4.3%。

从地域看,深圳市是大湾区内地 9 市外贸的重要支柱,5 年间每年的占比均接近五成,5 年总体占比为 45.8%。

从品类看,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加快,推动了大湾区内地 9 市外贸的多元化发展。

5 年间,大湾区内地 9 市机电产品总计出口 16.11 万亿元,占出口总额的 68.9%;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66 万亿元,占 15.7%,二者合计占比超八成。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样”产品出口快速增长,5 年间出口达 4047.1 亿元,其中出口锂电池 3444.8 亿元、出口电动载人汽车 416.8 亿元、出口太阳能电池 185.5 亿元。

延伸阅读

海关总署:前 2 个月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 2 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6.61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7%;其中,出口 3.75 万亿元,增长 10.3%;进口 2.86 万亿元,增长 6.7%。我国货物贸易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向好态势,连续 5 个月同比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 9%

数据显示,今年前 2 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 3.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 47.3%。

7 个外贸大省市进出口总值占全国 7 成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从国内区域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 7 个外贸大省市,合计进出口 5.0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 76.6%,在外贸领域继续发挥“挑大梁”作用。

国内需求旺盛,进口延续向好势头

进口方面,今年前 2 个月,我国进口 2.86 万亿元,同比增长 6.7%,延续了向好势头。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 2 个月,能源、金属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分别增加 13.8%、7.2%。纺织服装、首饰等穿戴消费品进口分别增长 17.3%、27.5%,干鲜瓜果及坚果、牛肉等食用消费品进口分别增长 22.3%、13.3%。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前 2 个月,适逢元旦、春节假期,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全国海关通过“提前申报”“724 小时”通关等便利措施,保障了车厘子、鲜榴莲、牛肉等全球优质生鲜冷链产品以最快速度走进千家万户,丰富了节日餐桌。

跨境电商成外贸增长新引擎

作为全球贸易的新势力,跨境电商凭借“买全球卖全球”的优势迅速崛起,2023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 2.38 万亿元,增长 15.6%。今年开年后,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高速领跑。

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 17.7%

今年前 2 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 17.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 54.6%,比去年同期提升 4.

广东外贸进出口为何增长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