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全流程创新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
“港”连四海,“贸”通天下,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围绕加快提升通关便利水平、降低跨境贸易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等方面,开展国际贸易全流程改革,形成具有“烟台特色”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6项首创成果获海关总署试点支持。
优流程 通关更高效
日前,凭借一张关税保证保险单,烟台首钢丰田工业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一批进口空调压缩机零件,实现当天申报、当天放行,“零成本”办理海关税款担保手续。
得益于烟台自贸片区联合烟台海关,全国首创“关保通”通关便利化新模式,烟台首钢丰田工业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烟台华新不锈钢有限公司、乐金电子部品(烟台)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为政策试点企业。这一模式下,企业向银行申请关税保函时,银行免抵押、免收保证金和手续费,进口税费的缴纳由“一票一结”变为“一月一结”。
“新模式下,我们的进口税款在货物申报次月的前5个工作日内缴纳即可,进口零件到港可以实现‘秒放行’,大大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首钢丰田通关部经理杨蓓蓓表示。
降成本 撬动“金杠杆”
积极推进落实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烟台片区在减环节、优流程的同时,也着力降成本、促提升,通过创新“政汇银”联动模式,持续推动贸易外汇便利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外贸企业利润波动不断加大,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对远期结售汇、期权等汇率套保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但是此前,小微企业在银行办理汇率避险时,常常需要缴纳保证金或占用授信额度,办理效率不高,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影响了许多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业务办理的积极性。
为降低汇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烟台片区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烟台市中心支局,在全省首推“汇率保”创新模式,通过引入政府性担保、设立风险补偿资金的方式,实行“免保证金、免抵质押、免担保费、免反担保、不占授信”的优惠政策,真正帮助企业实现“零成本”管理汇率风险,实现汇率保值目标,每年助力200余家企业释放现金流近1.5亿元。
促便利 提升获得感
半天,这是烟台片区联合税务部门在全省推广“信易退”模式后,高信用企业出口退税的用时。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烟台片区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落地见效的“金标准”,围绕“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烟台片区把企业的需求转化为制度创新的“课题”。
以“信易退”模式为例,烟台片区通过构建税务、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出口退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信用综合评价等级评定为A级的出口企业,统一纳入”白名单“管理,快速办理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效率提升500%以上。
“作为一家出口贸易企业,更加高效便捷的出口退税审批流程对我们帮助很大。”烟台莱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以前由于出口退税资料多,每月申报退税一般在两三次左右,现在出口退税频次由一月两三次变为N次,有效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一个月内实现4次申报出口退税,累计到账金额24.9万元。“
责任编辑:衣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