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ds智能推广秘诀 - 结果付费的研究所

提及中东,人们会联想到漫天黄沙中缓缓前行的骆驼,以及人们统一穿着的白色长袍和头巾。许多人通过这些刻板印象来认识中东,似乎新闻中从未对此地有过多元化的描述。在这里,人们似乎总是被战乱和危机所笼罩,而战乱之外的地方则遍地都是王子和富豪。在过去的

中企海外掘金,SHEIN 和执御为何境况各异?

提及中东,人们会联想到漫天黄沙中缓缓前行的骆驼,以及人们统一穿着的白色长袍和头巾。许多人通过这些刻板印象来认识中东,似乎新闻中从未对此地有过多元化的描述。在这里,人们似乎总是被战乱和危机所笼罩,而战乱之外的地方则遍地都是王子和富豪。

在过去的十年里,已有许多跨境卖家因海湾六国的繁荣而来到此地,其中一些已经销声匿迹,而另一些则仍在发展壮大。

SHEIN 和执御为何在中东市场走向不同的道路?中东电商市场真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吗?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东市场的现状如何,是否值得开拓?想要进入中东市场的卖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品类还有机会?

01

中国企业的海外掘金之路

中国企业关注中东市场主要是因为执御的成功。执御进入中东市场后表现出色,电商销售额从 2015 年的近 7 亿人民币增长到 2017 年的 50 亿人民币,三年间保持了 200%的高增长率。

2018 年年初,执御获得新一轮融资,并在罗永浩的跨年演讲上被提及,这使得中东市场进入了许多中国企业的视野。此后,SHEIN、Club Factory、Fordeal 等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中东市场的投入。

从发展情况来看,根据 app 下载量,SHEIN 目前在中东电商市场的份额至少为 20%,Fordeal 也榜上有名。然而,执御却陷入了创始团队退出、被供应商集中讨债的困境。这些公司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命运?

2015 年,执御刚进入中东市场时,时尚购物领域的竞争者寥寥无几。凭借中国供应链和电商运营的优势,执御填补了当地的制造短缺,掌握了一定的溢价权,实现了快速增长。据悉,其高峰期的单日订单量高达 10 万单。

然而,从 2018 年开始,随着本土电商的兴起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加入,执御面临着增长乏力、盲目扩张和资金流紧张等问题。首先,竞争者增多导致获客成本上升,净利润下滑。其次,由于前期主要以中低端商品占领市场,物流体验差,执御的退货率较高,复购情况不佳。

据中东当地服务商反映,执御的退货率基本在 40%至 50%之间,同时由于海外仓建设不及时,退货运回成本高昂,库存积压越来越多,供应商货款也无法及时支付。执御后期虽然努力向平台转型以转嫁风险,但已经失去了合作伙伴的信任,转型并不成功。

由于在货物上抵押了大量资金无法收回,执御在本土物流、海外仓乃至支付建设方面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本以为这是为了提高购物体验、提升复购率的最后一搏,但没想到却遭遇了疫情,此举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最严重时期,海湾六国基本都实行了封国措施,居民预期收入减少,服饰类非必需品的派送时长不稳定,成功率骤降,执御拖欠的供应商货款也越来越多。

如今疫情得到控制,多位当地电商从业者表示,中东电商渗透率急剧升高,单量翻倍,但执御终究未能坚持下来,2021 年以来多次传出供应商讨债的消息。去年 5 月,执御法人变更,高管层集中退出,公司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图源:天眼查)

反观 SHEIN,得益于产品的品牌化运营、超强的存货控制力和稳定的供应链支撑,其营收一直在快速增长。

据中东当地服务商透露,SHEIN 去年的退货率约为 30%,其品控和客户体验相对执御更好,复购率高。宽松的退货条件使消费者更愿意一次性购买多件商品,提高了客单价和复购率。目前,SHEIN 的平均客单价已接近 100 美元,在中东地区甚至超过 150 美元,近期还计划在中东市场推出男装系列,以寻求新的增长。

SHEIN 的“小单快返”模式便于新品测试和成本控制,且由于其面向全球市场,退货可集中运回重新包装后二次销售,存货管理得当。对于在新品开发、订单交付和质量稳定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供应商,SHEIN 甚至会加快付款周期,从月结缩短到半月结,不存在拖欠货款的问题。

而如今仍在中东地区购物类 APP 下载榜单 TOP10 的另一家中国公司 Fortdeal,虽然没有 SHEIN 那样的柔性供应链优势,但在电商运营和服务方面表现出色。据悉,Fordeal 团队来自早期的蘑菇街,在市场、技术、运营、仓储物流等方面拥有至少 5-10 年的电商经验,并且在中国经历过激烈的竞争。Fordeal 团队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帮助其避免了一些执御所遇到的问题,在中东市场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02

中东电商市场的“夺土”之战

除了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和中东当地资本扶持的 Noon 的加入,也使中东的电商战局变得更加复杂。

2017 年,亚马逊以 6.5 亿美元收购了该地区最大的在线零售商 Souq.com,加大了对中东市场的投入。同年,迪拜房地产巨头 Emaar Properties 总裁穆罕默德•阿拉巴尔(Mohamed Alabbar)从包括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 PIF 在内的支持者那里筹集了 10 亿美元,上线了本土电商平台 Noon.com。

阿拉巴尔认为,本土电商的投入是保护国民经济免受外部风险的重要举措。他在一次活动中表示:“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地区,不能让国际巨头接管我们的市场。中东地区有 4 亿多人,却没有一家大型科技电子商务公司,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对社会和企业负有责任。”他还发誓永远不会将 Noon 出售给外国利益,无论价格如何。

由此,背靠 PIF 资金优势的 Noon 在本土化的物流和仓储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目前其团队基本能够完全消化平台的订单,并且在食品外卖、生鲜配送、日用品配送等领域也有涉足。而亚马逊虽然也有自建物流,但目前仍需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配合来完成部分尾单配送。

2021 年,亚马逊在物流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但“跑马圈地”的速度显然不如 Noon。据易通天下 CMO 聂耳双透露,以沙特为例,目前亚马逊在利雅得有 5 个大仓,Noon 则有 8 个大仓;亚马逊在吉达有 1 个仓,Noon 则有 3 个仓。

据彭博社报道,Noon 还计划在未来三到四年内从沙特主权基金 PIF 和其他投资者那里再筹集至多 20 亿美元,主要用于升级基础设施、加快派送速度,以占领海湾电子商务市场的更大份额。

Noon 的另一大优势是品控和包装。这延续了阿拉巴尔做线下销售的经验,进入 Noon 仓库的每个货品都会进行严格的重新包装,一改以往跨境电商草率包装的状况,提升了用户体验,建立了良好的品牌认知。

(Noon 的包装 图源:Noon)

Noon 也存在短板,而这正是亚马逊的长处。

一是在供应链方面,Noon 主要依靠本土品牌入驻起家,虽然目前已经开放了国际卖家的入驻,但国际化程度仍不及早就对全球卖家开放入驻的亚马逊,卖家数量和 SKU 数相对较少。

二是在电商管理体系方面,亚马逊在国际管理体系、平台搭建、系统完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例如,亚马逊依靠在全球电商市场多年的运营经验,平台系统功能非常便捷,而 Noon 目前只能通过 NIS 表格来上架产品,卖家需要将完整的 NIS 表格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交由 Noon 内容部门审核上传。

(图源:App Annie)

根据 App Annie 近三个月的数据,目前 Noon 在中东的市场份额暂时领先,下载排名和收入始终高于亚马逊。在阿联酋购物类 App 排名中,Noon 常居首位,亚马逊和 SHEIN 则轮流占据二三名的位置。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易通天下 CMO 聂耳双告诉雨果跨境:“Noon 和亚马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会做一件事情——继续加大本土化的投入,主要是在仓储和物流方面,但也包括市场营销。”

03

通往最后一公里的路:厮杀已经开始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一直是中东电商市场的难点,但这种情况在 2021 年也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各大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都在加大对中东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资本的关注带来了激烈的竞争,物流速度有所上升,成本有所下降。商品如果放在海外仓,现在最快已经能实现次日达。两年前同城配送大概还要 30 迪拉姆(大约人民币 50 元),目前已经降到了大概 15 迪拉姆。

值得一提的是,专注尾程配送的中东物流企业 iMile 于 2021 年 11 月首次融资获 4000 万美元。字节跳动作为投资方,以较低估值投入了约 1000 万美元。一位 iMile 内部人员告诉雨果跨境:“

2021 年整个中东的电商是爆发式增长,所以的话对于我们来说肯定也是增长。iMile 之后也会拓展新的国家横向扩张,2022 上半年基本会覆盖掉所有的海湾国家。”

亦邦国际物流创始人范健生表示:“现在单单沙特就有十几家做落地配的物流公司,而中国这么大这么多年也就沉淀了几个巨头快递。接下来的淘汰整合应该也是个大趋势了。”

其次,货到付款(COD)的签收问题也在逐步改善。

一是消费者逐渐养成在线支付的习惯,亚马逊预付订单增多;二是 COD 签收时大多也选择银行卡或数字钱包在线支付。只有外来务工人员可能在当地没法申请电子支付,仍以现金为主。

Checkout.com 的报告显示,自去年以来,中东北非市场的 COD 比率下降了 75%,60%的消费者现在更愿意以数字方式支付。

除此之外,2021 年 24%的消费者使用了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选项,这“超过了欧洲市场”。

先买后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预付款的信任缺失问题,有助于推动中东市场在线支付率的增长。它还允许消费者将款项分成数期支付,类似分期付款,由商品供应商或是电商平台担任债权人,但不同的是消费者不需具备信用卡,也不会有金融机构查核支付信用问题。

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的 BNPL 公司 Tamara 和阿联酋的 Spotii、Tabby 和 Postpay 都表示,消费者在这些支付方式上的使用率已经远远超过最初的预期。2021 年 4 月,Tamara 完成了 1.1 亿美元 A 轮融资。5 月,澳大利亚第二大 BNPL 公司 Zip 表示将以 1600 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其尚未持有的 Spotii 的其余股份,而 Tabby 已融资超 8000 万美元。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资本的下场将使中东电商获得更好的支付和物流基础。在线支付比例的提升也便于快递柜等设施的使用,从而有助于解决门牌号缺失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

04

中东电商未来走向何处

“目前来说,入驻中东的综合类或垂直类电商平台,比重新建一个独立站,难度要小得多。因为当地平台砸重金建设仓储物流,电商的标准和门槛已经提高了。如果是在其他市场已有一定基础的独立站,想要开拓中东市场,那么本土化就是重中之重了。”易通天下 CMO 聂耳双说。

2022 年,本土化已成为中东市场卖家们的共识。多位

卖家向雨果跨境反映,中东电商已经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下一步有可能的话会在当地设立公司或者找代理公司,招聘当地人员尽量做到各个环节的本地化。据 iMile 内部人士透露,早期衣服、手机壳等轻件物流比较多,但是现在有趋势是大件商品也越来越多,比如厨房用品、跑步机等;而要做大件商品的跨境电商,在当地设仓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品牌化和提升复购率也将是之后中东电商长期的一个重点。

沙特、阿联酋虽然人均 GDP 高,消费能力强,但也格外注重性价比,商品质量和售后仍然重要。在这方面,内容电商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竞争热点。当地对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络并不陌生,阿联酋和沙特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渗透率是全球最高的,而埃及是上网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社交传播方式和 TikTok 等视频类 App,对于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建立品牌,将是个绝佳的机会。直播电商也可能是下一个风口,但是风口的核心还是供应链和内容,而内容输出需要以本土化运营为基础,中东不同国家感兴趣的内容、习俗都有所差异。比如,沙特的女性不能露脸,如果要做探店类的视频就有难度。

除此之外,一些垂直品类也还有机会。比如,当地人非常喜欢戴手表,在这方面还没有一个标志性的电商平台或品牌。日用消费品由于当地匮乏的生产能力,也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合规化也是 2021 年以来中东电商感受比较明显的一个趋势,这包括产品、清关和税务等方面的合规。

“这里面还是个思维定式的问题,很多企业在初创的时候想着现在还小没必要搞合规,但是在沙特不行,因为电商数据都留存在平台里,近年稽查也愈发严格。”易通天下 CMO 聂耳双指出。

整体来看,中东市场拐点已至。以往那种利用供应链低价“赚一笔就走”的商业模式,在中东也不再奏效。提升性价比、深耕品牌、做好本土化和合规化,将成为中东电商发展的大方向。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新的机会在灰烬中尽数涌出。最大程度地挖掘供应链优势,做好本土内容,是之后中东市场发展的硬指标。

中企海外掘金,SHEIN 和执御为何境况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