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公司如何起步?上百个Google SEO账户被封!跨境卖家避坑指南
跨境侵权风险高发季,卖家刘女士近日向媒体讲述了自己被GBC律所起诉后的艰难和解历程。与她同时被告的还有133个卖家账户,但最终只有3家通过及时应诉达成和解。这个案例对旺季经营的外贸企业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哪些选品雷区不能碰? What product selection minefields should be avoided?
01 账户被冻结,高额和解费陷阱
01 Account Frozen, High Settlement Fee Trap
刘女士今年3月突然收到支付平台通知,店铺因涉嫌侵权被冻结3万美元资金。在未收到官方侵权通知的情况下,就被知名"钓鱼律所"GBC起诉。
"整个过程就像一块肥肉被各方瓜分",刘女士描述道。她先后联系了广州、北京多家律所,但都遭遇了高额收费套路:
- 广州律所:预收2000元+和解金70-80%+30%佣金
- 北京律所:最低收费1万元+和解金50%
最终通过海外律师谈判,将和解金从1.5万美元降至2000美元。但据她了解,同批134个被告账户中,仅3家完成和解,其余账户资金直接被划走。
卖家应对建议:
- 收到冻结通知立即核实侵权情况
-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避免病急乱投医
- 定期审查店铺产品,规避侵权风险
02 和解服务市场乱象
02 Chaos in Settlement Services Market
随着跨境侵权案件增多,专门"帮助"卖家和解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机构通常:
- 收取冻结金额20-80%作为服务费
- 承诺"快速和解"吸引卖家
- 实际效果参差不齐,存在欺诈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和解公司专坑中国卖家,与国外律所形成利益链。"更有甚者,部分卖家因害怕账户冻结直接放弃原有平台,损失惨重。
预防侵权关键点:
- 避免使用知名品牌明显特征
- 建立产品知识产权审查机制
- 了解目标市场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外贸新手,选择正规SEO服务商、合规经营是避免账户被封的基础。同时要警惕市场上各种"快速解封"、"保证排名"的虚假承诺,以免遭受二次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