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行为!在高速上倒车还遮挡摄像头,这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吗?
题目分析:本题要求我们改写给定的文本,使其更专业、丰富且有吸引力。
主要思路:首先,需要删除一些口语化和过于随意的表述,如“不免为母子二人捏一把汗”“你是不是傻”等。其次,要增加一些专业术语和行业词汇,以提升文本的专业性,如“高速公路”“车流量”“违法驾驶行为”等。最后,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如“有多少生命终结在超速的车轮里,有多人坐上超员的客车就再也没能回家”。
改写后的文本:
作者:赵亭亭
分享:赵亭亭
G25 长深高速公路,母子倒车险象环生
10 月 6 日,在 G25 长深高速公路上,一位大妈因儿子错过高速出口,竟在车流量剧增的返程高峰时段,下车脱下外衣走到摄像头前遮住摄像头,随后母子二人在高速主线上倒车。(央广网 10 月 8 日)
这则新闻着实令人担忧,在黄金周返程高峰期间,母子二人竟敢冒着生命危险在高速公路上倒车,并且还故意遮挡摄像头,真不知是该说他们聪明还是糊涂。套用小品中的一句话“你是不是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重大车祸,给自己和无辜的其他车辆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难道非要等到车毁人亡,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中所描述的高速倒车行为时有发生,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驾驶行为。每一位合法取得驾驶资格的驾驶人都清楚高速公路上不得倒车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为自己找借口,心存侥幸,认为“就倒车这一次,哪会那么容易出车祸”。然而,现实情况却表明,每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都与违法和侥幸心理密切相关。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超速的车轮下终结,又有多少人坐上超员的客车后便再也无法回家。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我们制定了交通规则,这是我们的护身符,也是我们的安全线。但许多驾驶人却明知故犯,一次次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去冒险,即便一次次鲜血淋漓的教训摆在面前,也无法压制他们的侥幸心理。
面对这种行为,人们不禁会问:遵守规则,为何如此之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违反规则的处罚力度过轻;二是群众的遵法守法意识淡薄。由于处罚力度小,人们便会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犯错成本低,再加上有时违反规则还能节省时间和金钱,所以他们才会铤而走险,知法犯法。为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生活中,应着重培养人们的遵法守法意识,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让“高速倒车”等自取灭亡的行为彻底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