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国内公司做转口贸易数字营销 - 结果付费的工具

做外贸,若能精通一门语言,对业务的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作为一个近二十年的外贸人,对这点我深有体会。记得那时我大学毕业,自己找了一份国营纺织厂的工作。在车间实习了半年,工厂老总就把我调入了进出口部门。那时,进出口部门刚成立没多久,纺织品还实行

外贸人谈“外语学习”

做外贸,若能精通一门语言,对业务的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作为一个近二十年的外贸人,对这点我深有体会。记得那时我大学毕业,自己找了一份国营纺织厂的工作。在车间实习了半年,工厂老总就把我调入了进出口部门。那时,进出口部门刚成立没多久,纺织品还实行配额制。印象最深的是,进出口部门的老总叫卞总,他在纽约和江阴两头跑,有时回到江阴工厂,看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客户谈生意,真的是很羡慕啊。那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像卞总一样,能说上这么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么多年过去了,外贸业务现在可以说是还可以吧,英文水平是有长进,可是离我的期望值还是很远。但毕竟学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些小心得,谈谈我对“外语学习”的一些想法。

外语学习的“听与说”

要说“外语学习”的楷模,不能不提到季羡林老先生。他学习过九种外语。他熟悉中文、英文、梵文、德文、巴利文、吐火文;略通俄文、法文、斯法夫文。季羡林在德国的第一学期,还未决定后续选什么学科学习他胡乱选了一些课,又因为交换学生不用付钱,不管有兴趣没兴趣,可选的尽量多选,以保证课堂上每天有6-7小时输入学术德语。而在课余又通过与女房东的交流中输入大量日常德语。这个女房东的丈夫已经故去,儿子在其他地方工作。一腔的说话热情都投在了季羡林身上。每天她把一天的经过都絮叨上一遍,这在季羡林眼里,也是求之不得、如此这番,能听会说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大师不愧就是大师,年轻时就显露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潜质。一般人都不屑于与这些居家大妈聊天,但季羡林却把聊天看做了学习外语的机会。

外语学习的“读”

至于如何“读”,季羡林提到当时很多外国大学的思路是,“教学生外语,比如教学生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下子把他推下去,如果淹不死,他就学会游泳了”。可见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了。我们最开始阅读时,可能真的是巨慢也无比的痛苦,可能一小时也就能看一页。这种时候要务必保持耐心。学霸们看得快,也是早早地下过功夫。万事开头难,如同在丛林里披荆斩棘,最开头那几刀往往是最难下手的,后面则是通途了。

外语学习的“写”

季羡林以为,“我情动于中,形成了思想,其基础或者依据当然是母语,对我来说就是汉语。写成了英文,当然要受汉语的制约,结果就是中国式的英文。这种中国式的英文,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消除。郑老师的改写是地道的英文,这是多年学养修炼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拿我自己的作文和郑先生的改作细心对比,可以悟到许多东西,简直可以说是一把开门的钥匙”。

我们的写作,其实也是从别人的写作里去学习,背几个金句套路是不足取的。记得之前一个方法是对着合适的素材做翻译练习,试着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再对着原版看跟自己写的有什么差距。相信这个办法若能坚持下来,对外语的写作提高一定有帮助。

平时与国外客户接触,打电话交流不多,主要是通过邮件往来。所以英文的写作非常重要。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有时候一份措辞恰当的邮件,就能化解彼此的矛盾了。

外语学习的“道”

外贸人学外语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业务量,更好地与国外客户交流。但假如你深入地把一门语言学好,一定能体会到别样的乐趣。最近,我在学习英和中的翻译,因为我觉得,要了解一门外语的精髓,还是要精通这门外语。古代翻经大师鸠摩罗什说过,“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吐也。”

语言学习其实和任何一种学习一样,“法”只是最末的东西,对的方法可以提升一些效率,但也十分有限。重要的还是勤勤恳恳去做,一点儿苦功少不得,再就是耐心和坚持,等着某一天螺旋上升。

外贸人谈“外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