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展品如何成为网红爆款?揭秘老字号出海的成功密码
上海 -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一个炫彩夺目的艺术装置成为全场焦点——即将揭幕的上海人文交流馆。这个充满多巴胺风格的设计空间,正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进博故事"。
11月5日,这座400平方米的"世界会客厅"正式开放,通过7大主题展区展示90个本土精品与海外优品,生动呈现进博会作为"四大平台"的溢出效应。
从展品到商品:进博爆款的华丽转身
From Exhibit to Commodi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IE Hits
在"展品变商品"展区,历届进博会的网红展品集体亮相:
- 塞尔维亚黑松露片
- 秘鲁"温暖驼"羊驼毛玩偶
- 阿根廷马黛茶
- 捷克水晶制品
这些曾惊艳进博会的展品,如今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老字号的新生:传统品牌的国际化之路
Rebirth of Time-honored Brands: The Path to Globalization
上海本土品牌通过进博会平台实现华丽转型:
凤凰自行车成为国礼赠品,红双喜乒乓球拍瞄准巴黎奥运会,回力鞋登陆国际设计展...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阿咪食品收购比利时巧克力品牌宝利诺,展现了中国老字号的国际野心。
一带一路的商贸纽带
The Commercial Bridge of Belt and Road
展馆特别设置了"一带一路名品"展区,呈现中外文化交融的创新产品:
- 中英合作的梵高向日葵古筝
- 叙利亚贝壳镶嵌首饰盒
- 阿富汗羊毛毯
- 尼泊尔颂钵
这些特色商品通过进博会平台,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科技赋能:传统行业的创新突破
Technology Empowerment: Innovation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得物带来的AI查验鉴别设备将鉴定效率提升4倍;米哈游展示了文化出海的成功案例;百年缝纫机品牌蝴蝶牌转型为全球工业缝纫机制造商...
这些创新案例证明,进博会不仅是商品展示平台,更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记者:吴琼 | 来源: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