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推广seo知乎云点SEO - 优秀的技术公司

【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据南昌海关统计,2023 年江西外贸总值达 5697.7 亿元。其中,出口 3928.5 亿元,进口 1769.2 亿元。在这一年里,江西“新三样”产品(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

江西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产?哪家出口企业最强?

【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据南昌海关统计,2023 年江西外贸总值达 5697.7 亿元。其中,出口 3928.5 亿元,进口 1769.2 亿元。在这一年里,江西“新三样”产品(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在这些“大数据”中,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了一些江西的“隐藏款”特产,快来了解一下你所不知道的江西吧!

江西出口哪家强?“新三样”来解答!

“新三样”取代“旧三样”,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近年来,外贸领域出现了一个热门词汇——“新三样”,具体指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和锂电池。以往,服装、家电和家具被称为我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如今,“新三样”产品在海外市场备受青睐,表现十分出色,正逐渐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力。

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23 年江西省“新三样”产品(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出口额分别为 344.2 亿元、67.1 亿元和 4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2.7%、17.4 倍和 1.5 倍,合计占全国出口份额的 4.3%,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太阳能电池位居第三位,电动载人汽车位居第九位。

为抓住“新三样”发展机遇,江西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新三样”加速出海,全年“新三样”出口额增长 73.5%,成为拉动江西省外贸增长的“新引擎”。从外贸“老三样”到“新三样”,这一变化彰显了江西出口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也体现了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的不断提升。

助力“新三样”出海,江西各地在行动

“新三样”成为全省出口新优势,不仅反映了江西外贸结构的不断优化,也是江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抚州市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新三样”产业及配套产业;上饶市加快创建国家级光伏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宜春市将锂电新能源产业确立为全市首位产业,引进头部企业,构建了产业链生态圈……以“新三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机电设备正迎来快速发展。

2023 年,上饶市“新三样”产品出口额达 344.9 亿元,同比增长 44.9%,占该市出口总值的 67.6%,拉动出口增长 24.6 个百分点;同年,抚州市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达 4.86 万辆,货值 64.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75 倍和 1794 倍,占全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的 95.1%和 96.2%;2023 年,南昌市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达 100.4 亿元,同比增长 68.8%,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货值 2.8 亿元,同比增长 17%。

江西米粉出口全国第二,远销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农业大省,2023 年“赣”字号名优特色农食产品品类增加,推动江西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江西省全年出口食品农产品 52.2 万吨、51.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8.7%和 10.1%,创历史新高。

小米粉,大市场

江西是米粉生产和出口大省。2023 年,江西米粉出口量达 2.6 万吨,货值 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1%和 3%,均位居全国第二位。

近年来,江西米粉产业发展迅速,一批米粉供应链和消费品牌企业纷纷走出江西,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开疆拓土。2023 年,江西成立了中国首个菜系品牌推广中心——赣菜品牌推广中心,“五丰”“春丝”“麻姑”等江西农食品牌纷纷“走出去”,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量 60%以上,部分米粉品牌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认证”。

截至 2022 年底,江西米粉年产量近 200 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过 690 亿元,各类米粉销售门店超过 3.5 万家,米粉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 30%以上,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二位,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 年,南昌拌粉首次出口。同年 3 月 8 日,益海嘉里(南昌)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200 多箱预制包装南昌拌粉成功报关出口至中国香港。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出口到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小罐头,大市场

一罐黄桃、一听八宝粥罐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关于罐头的故事,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这个看似传统的食品加工行业,其实是中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之一,中国罐头早已销往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多年位居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罐头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产品出口全球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在江西,出口罐头的品种也不少,包括竹笋、荞头、菌菇罐头、休闲零食等,2023 年出口量达 2.4 万吨,货值 3.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5%和 2.1%。在宜春,2023 年蘑菇罐头出口货值达 1.6 亿元,同比增长 55.4%,占宜春市农产品出口总值的 25.4%,主要出口至韩国、埃及、日本等国。在抚州,乐安蘑菇和竹笋罐头出口货值达 1.3 亿元。我省甜玉米罐头(以信丰县为主产地)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福建省,销往欧美和中东地区。

创立于 2002 年 4 月的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加工生产竹笋、蘑菇等果蔬罐头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生产的竹笋罐头等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至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乐安出产的竹笋口感鲜嫩脆爽、清香自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我们公司已经在竹笋加工产业深耕 20 多年,2022 年产量达到 4 万吨,年销售额 4 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往海外。”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此外,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宠物食品分会在江西赣州成立,推动了中国宠物产业的创新进步与繁荣发展。

小瓷器,大市场

拥有千年官窑史和 600 余年御窑史的景德镇,是一座以陶瓷产业为支撑发展的城市。五年来,景德镇推进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从艺术陶瓷到日用陶瓷,从工业陶瓷到先进陶瓷,产业整体优化升级,形成了“大陶瓷”格局。

据景德镇海关统计,2023 年陶瓷产品出口额达 10.4 亿元,同比增长 100.7%。其中,景德镇陶瓷的主要产品为日用陶瓷,占全部陶瓷出口额的 88.1%。景德镇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陶瓷出口 7.3 亿元,占该市陶瓷出口额的 70%以上。

景德镇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史春路向记者介绍:“市场采购相较于传统贸易方式,具有通关快、申报简便、免征增值税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景德镇陶瓷出口面临的不便。大量陶瓷小商户能够通过‘赣采通平台’完成网上申报、组柜拼箱等操作,出口成本更低,申报更加简便、通关更为便利。”

自 2013 年以来,景德镇陶瓷出口量年均增长超过 20%。2023 年前 8 个月,景德镇向越南、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了价值 1.06 亿元人民币的陶瓷产品,占该市陶瓷出口额的一半以上。2023 年 10 月初,中国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在迪拜正式开业,为景德镇本土陶瓷企业提供了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交易新平台。

江西还有这些“隐藏款”特产!

2023 年年末,全国掀起了一场特产大摸底的讨论热潮,在“你不知道的家乡特产”中,不少网友惊呼“江西你瞒了我这么多”。其实,江西还有这些“隐藏款”特产。

宜春袁州区,一顶“假发”闯进国际市场

你知道吗?宜春市水江镇有 2200 多名村民从事假发产业,仅 2023 年就新增假发厂 34 家,并出口假发 2000 多套,出口额超 1.5 亿元,产值超 6 亿元。“现在订单越来越多了,一个月的订单量上百万。”宜春市水江镇小洞村村支书杜宾介绍。

“特别是去年,假发很火爆,产值翻了两番。”宜春市水江镇安信假发生产部负责人林先生介绍。据了解,2017 年,安信假发厂落户水江镇。近年来,国外假发市场火爆,也让公司尝到了出口的甜头,“现在主要是出口到欧美,我们也在根据国外市场进行布局,等有一定规模,我们把仓库设到省外。”林先生说道。

江西产铁皮石斛颗粒,占全国出口份额 99.3%

2022 年,江西中药材出口同比增长 3.5 倍。同时,江西已成为全国铁皮石斛颗粒出口最主要的省份。2023 年,铁皮石斛颗粒占全国出口份额的 99.3%。

江西是铁皮石斛的黄金生长区域,也是全国铁皮石斛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省份,随着产业转移落地、返乡农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级政府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江西铁皮石斛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记者从龙南一家铁皮石斛深加工企业了解到,从 2021 年年末开始,该企业出口铁皮石斛颗粒;2022 年出口规模达 2.09 亿元,2023 年规模出口 4.3 亿元。“铁皮石斛有‘仙草’的美誉,未来我们也希望产品能够出口到更多地区。”据工作人员钟颖介绍。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江西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产?哪家出口企业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