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三样"出口强劲增长: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市场
上海/汕尾/郑州 - 中国外贸"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正成为出口新引擎。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一季度"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1000亿元。
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滚装码头,1119辆新能源汽车近日有序驶入"光芒精英号"滚装船,准备运往东南亚市场。上海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口电动载人汽车16.7万辆,货值38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和63.9%。
"我们通过'提前申报''运抵验放'等通关便利化措施,确保新能源汽车出口零延时。"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查验九科科长陈佳表示。作为全国最大滚装汽车码头,该港口航线已覆盖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和中东地区。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亮眼:一季度全国出口647.5亿元,增长122.3%,增速居"新三样"之首。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制造相关企业已达31.8万余家,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3.9万家,增速14.6%。
在华南地区,564辆乘用车近日从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启航运往海外。"海关24小时预约监管服务为我们拓展业务增强了信心。"深圳某企业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将通过该港口出口约2万辆汽车。
上汽乘用车郑州分公司总装车间正以51秒/辆的节奏生产出口车型。"前3个月已完成电动汽车出口近3000辆。"公司负责人介绍。郑州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河南"新三样"出口18.1亿元,增长85.6%,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00.1%。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外贸结构正从低端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重要市场,占上海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的近四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