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大数据看人口迁徙看投资,资管市场到货AI显微镜
谁能成为中国股市的“股神”?你得有洞察力!
2018年中国存量债券34000支,一个人要把34000支债券研究透的话,每天就要研究136支!这样高强度的体力+脑力活,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自然语言处理(NLP)这些新技术能代劳吗?
酒类、家电、手机通讯、美妆个护、家居家纺、医药保健品这些行业的消费大数据,和企业的真实警用状况又有什么关系呢?
社交网络上的社会舆情,你能识别出哪些是“黑天鹅”,会对你手里的股票股价有影响,比如中国人津津乐道的“特金会”?
被高盛投资的Kensho公司,班底来自谷歌,公司的“大神们”不很懂金融,为什么却被视“华尔街之狼”?
京东这个大平台连接了4亿个人用户、800万小微企业、700多家金融机构、17000多家创业创新公司,背靠这么庞大的“数据金矿”,从京东内部孵化出来的京东数科怎么玩金融科技?
那么,我们从京东数科推出的这款“JT²智管有方”产品来看一看,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这些数字化手段怎么运用在资产管理上?
在2月26日京东数科举行的产品发布会上,“JT²智管有方”被定义为国内首个一站式、全方位、智能化的资管科技系统,拥有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产品设计能力、销售交易能力、智能资管和智能风控等四大能力。那么,京东数科如何在智能资管这个金融科技的深水区玩花样游泳的?
随着“JT²智管有方”这样的智能化的资管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未来,大数据分析最终会形成强大、敏锐、精准的决策力,你不需要主动投资,把决策权让给数字化技术武装到牙齿的智能资管系统,它们会比你自己做得好得多。
如何洞察250万亿资管市场?卫星无人机上阵
有关机构报告显示,中国资管行业是各金融子行业里增长最快的行业,2012年到2016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6%,到2021年将接近250万亿,几乎是2018年中国GDP的3倍,全球GDP的50%。
在这个增长最快的行业里,“资产荒”和“资金荒”并存,一个等级比较好的发行机构会面对超额20倍、30倍的认购,但一些评级较低的发行企业会面临融资难题,依靠传统分析方式已经很难对债券资产价值进行有效评估,资金方只能扎堆投资那些低收益、低风险、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同时,评级相对较低的大量债券无人问津,这就导致大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过高,甚至无法从债券市场得到融资。
为了获取洞察力,有的机构甚至用卫星和无人机拍摄到的图像数据,来计算出每天进出超市停车场的车辆变化,进而分析超市经营和相关资产质量变化;有的机构通过监测和挖掘社交网络上的实时信息,识别“黑天鹅”信号,迅速对企业客户预警。
中国庞大的资管市场吸引力十足。京东数科副总裁李尚荣透露,目前,全球10大资产管理公司中,包括桥水、贝莱德等9家已落户中国。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富达国际刚刚进入中国,现在它在大连准备设一个500人的技术研究中心服务亚太地区,而纵观国内资管机构,大部分整个公司也就三五百人。
这些外资的资管机构进场,让中国玩家怎么玩?中国本土资产管理公司必将参与到全球竞争中,第一条就是换工具,换智能化的资管投研工具。
从京东白条到智能资管,京东游到金融科技深水区
来自京东数科方面的信息显示,这家公司从2015年起就推出了北斗七星、云工厂等金融科技产品,发行了业内首个互联网消费金融ABS项目,还开发出了宏观经济周期分析工具。从推出白条、金条、京保贝等数字化产品开始,京东数科一步步建立起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随后,将这些资产转化成ABS产品。近年来,这些产品一直在资本市场上得到投资人追捧,价格也低于同类资产当期发行利率。在这个过程中,京东数科磨练出了对微观企业进行数字化分析,对实体企业的资产进行穿透管理的能力。
目前,京东这个巨大的平台连接了4亿个人用户、800万小微企业、700多家金融机构、17000多家创业创新公司。京东数科目前60%的人力是在做大数据风控,积累了各类模型600多个,15000多个风险策略。去年,京东数字科技成立资管事业部,重点布局资管科技。
在“JT²智管有方”这个智能资管科技系统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自然语言处理(NLP)这些技术纷纷登场。
首先是区块链技术。“JT²智管有方”利用在消费金融业务中积累的风险定价能力,分析资产生成方的资产数据;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建立多方独立部署的联盟链,确保进入资产池的底层资产数据真实,现金流真实入池参与分配。还能够运用舆情监控和信用分析工具,持续追踪发行主体信用状况和资产池状况,降低投资人投后管理的成本。
目前,京东数字科技已经利用ABS区块链技术实现数百亿京东白条资产上链;与建元资本合作发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汽车融资租赁ABS项目在2017年已落地。
“JT²智管有方”的FICC智能销售交易一站式解决方案,用上了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可以将报价、询价、聊天工具集合在同一界面上,助力机构打通内部系统与外部网络,提升交易效率,降低成本。
一方面,FICC解决方案通过提供聊天网络API,经由数据加密,让客户通过内部系统直接发起对外部聊天网络的询价,也能将网络中的询价结果或招投标信息直接接入内部系统。同时,整个询议价过程自动留痕。
另一方面,FICC解决方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将聊天网络中的信息结构化,提供价格分析。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债券二级报价NLP解析,建立信用风控知识图谱,目前“JT²智管有方”的现券报价NLP识别率超过97%,每日识别上万条报价信息。
“JT²智管有方”将大数据分析能力与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整合,使这个智能投研、资产评价工具和投资配置体系成为一个“学霸型”的,可以自我迭代升级的系统。
中国新一轮人口迁徙谁受益?消费大数据告诉你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从消费大数据里又能洞察到什么呢?
目前,京东数科的消费大数据指数覆盖了12个一级行业,73个二级行业、143个子行业的销售数据和价格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洞察全国各地中小微企业的活跃度,对上述行业进行ESG行业评估(E是环境责任,S是社会责任,G是公司治理)。通过对酒类、家电、手机通讯、美妆个护、家居家纺、医药保健等21个消费品行业进行评估,来反映企业ESG水平和消费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不同区域衣食住行的消费趋势变化会影响股价吗?京东的消费大数据指数显示,从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表现出一定的消费分化现象,而河南、河北等三四线城市较多的地区,相同的时间段里呈现出消费升级态势。做投资,这样精细化的洞察是必须的。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此前是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主管亚太经济预测和分析。这位宏观经济学家如今在京东数科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任首席经济学家。在亚马逊,有150名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他们正在做着沈建光在京东数科做的事。
现在,沈建光跟京东数字的大数据科学家一起做模型。传统经济模型受技术限制,只能作线性模型。大数据的支持对宏观研究很有帮助。比如说人口迁移、中国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变化都有相关性。
沈建光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中国的城市集群在形成。大数据显示,从北京迁出的人群,首个目的地是天津,第二位去廊坊,基本上这些迁出人口都是在北京周边的二线、四线、五线城市汇集,沈建光认为,这些地方今后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点,四五线城市受益于人口迁移,包括消费包括投资,这就是大数据分析得出来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对国家扶贫政策的制定,对县域经济的支持都非常有价值,不光是在智能投研上发挥作用。
一家不太懂金融的公司为什么成为华尔街之狼?
针对9000多家上市发债企业过去10年的财务数据,京东数科做了500多个传统指标、100多个衍生指标,并且还有一些创新指标。做这件事最大的困难在于数据是海量的,人工分析得累死人,怎么用人工智能发现相关性,不断训练机器来干人类的活?
这就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科技的一大区别。传统金融分析讲求逻辑性,因果关系,现代金融科技讲究相关性,如何在海量的年报、研究报告、尽调报告中构建金融行业的知识图谱?
来看看高盛投资的美国公司Kensho怎么做的,这可是一家让《财富》杂志形容为“一家让华尔街人神共愤”的公司。它怎么让华尔街的精英羡慕嫉妒恨了?
这是一家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来做自动风险分析的机构,Kensho构建了一个名为Warren的算法,可以通过分析数百万的市场数据发现相关性和套利机会。虽然技术很复杂,但界面很简单。用户在文本框中用简洁的语言写下复杂的问题,提出疑问后,Warren将会搜索90000个事件,比如药物审批,经济报告,货币政策变化,政治事件,评估它们将会对金融资产产生的影响,并即刻给出答案。
Kensho做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会形成壁垒,为什么跟别人做得不一样?Kensho的CEO在北京告诉京东数科资管部副总经理郝延山,Kensho的班底全部来自谷歌,这些大神们并不一定很懂金融,但对构建知识图谱很在行。谷歌一直在做基于人类衣食住行各种行为来构建知识图谱,第一天开使用这个逻辑时,它可能不太像一个交易策略。但一个垂直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后,在不断的数据累积之下,它会不断地自我学习,会越来越聪明,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大。
郝延山说,京东数科构建FIQS用的也是这个逻辑,不断地构建某个垂直领域里的知识图谱,让它丰满起来。
如何看透34000支债券?
“JT²智管有方”还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风险分析工具。
以信用风险为例,2018年中国存量债券达34000支,如果要研究透的话,平均每天要研究136支,传统体系根本没法支撑研究这么庞大的数据量。
“JT²智管有方”的固定收益基本面量化分析系统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综合企业所属行业周期、资产负债、财务造假、公司治理、股权关系以及舆情变化等,建立评分体系,通过对超过9000家发债公司在过去10年基本面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对发债主体的信用情况给出客观评价,首批FIQS试用合作伙伴覆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基金与券商等各类金融机构20余家,试用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万亿。
目前,京东数字科技拥有超过3000名技术研发人员,从境内外顶级金融机构和Fintech公司吸收了大量人才。
京东数科副总裁李尚荣认为,未来,资管行业刚兑式、同质化竞争的模式将会改变,净值化、差异化、精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机构迫切需要借助技术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和风险评估的能力,“JT²智管有方”正契合了这样的市场需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壹点号 桔子财经)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