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以上的老白茶还能喝吗?
据笔者了解,在当前白茶备受追捧、老白茶概念盛行的背景下,政和本地白茶企业仍以销量和清空库存为首要任务,因此过去白茶厂家通常不希望仓库有库存。
然而,在十多年前,市场尚未形成喝老白茶的概念,当年白茶厂家没有储存老白茶的习惯,卖光茶叶才显示其实力。当年刻意留存部分库存的茶企寥寥无几。
白茶是在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热潮之后才开始崭露头角的。普洱茶在 2005 年马帮进京后才逐渐有了起色,源于台湾茶人炒作老茶概念。大约在 2005 年左右,一些茶企和茶人开始尝试留存一些白茶茶样,也有部分是为了仿制普洱茶而进行试验性压饼,但白茶压饼的热潮在 2008 年前后才开始兴起。
笔者依稀记得,2003 年老乡在政和澄源乡建厂晾晒白茶,当时该厂销售情况不佳,白茶很难卖出去。政和地区白毫银针等级的茶青多数用于加工茉莉花茶,寿眉等级的白茶则普遍出口。从当年政和白茶厂家的经营习惯和仓储情况来看,如今市面上可能有 10 年至 15 年的老白茶,但数量不多,15 年以上的老白茶,茶友还是找可信赖的人购买为好。依笔者个人判断,一般不太敢相信市面上有太多 15 年以上的老白茶。
目前老白茶的存量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前些年有一部分从香港回流,泉州出口类商人积压了一部分,海外也有少量回流,政和、福鼎、建阳等地的民间也有一些存量,但数量很少,笔者尚未遇到过。至于网络上销售的各种老白,其存量从何而来,笔者只能表示呵呵。
2011 年开始,白茶喝老茶的概念基本形成,并得到了大多数茶友的认可。在普洱的基础上,将一切可以储存的茶品炒贵,将一切可压的茶种压圆。不可否认,老白茶的陈香、体感和荷香确实非常迷人。老白茶概念一经推出,就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但是否还是最初第一批,经过传统工艺日晒而成的小菜茶种白茶所呈现的香气与体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老白茶受欢迎,导致老白茶原料价格上涨是市场规律。从 2008 年的 500 元可以买一箱 10 年以上的老白茶,到 2011 年一斤已超过 1000 元,目前市场上 15 年的老白已上万。关于老白茶原料价格上涨的问题,笔者暂且不做评论,毕竟物以稀为贵。
但是,目前一些拥有大量老白茶的茶企,也开始发挥自己的“智慧”,如何将有限的老白茶转化为无限的财富。说到这,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希望这不要成为老白市场的约定俗成。
说到老白茶,就不得不提拼配这回事。早在普洱茶中就有拼配的传统,不同产区、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原料进行拼配,前提是茶企要拼出自己的风格。有些商家会坦诚地告诉你,这是拼配茶,而不是纯料茶。笔者认为,拼配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体验、提高质量稳定性、降低成本等。但是,如果以类似的手法造假,用新料拼老料,包装上却标示着十年陈、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陈,而不告知消费者是老茶拼新茶,那就不应该了。
老白茶近年来非常火爆,但其存量非常有限。由于原料等级、工艺、储存等因素的影响,真正优质的老白茶实属难得。如今,老白茶市场的水已经很深,茶友们不要盲目跟风收藏,要选择适合自己、喝起来舒服的茶。
